楊守立的話讓餘長卿微微一驚,在青羊宮的時候,老道長曾經跟李傑有過一次長談,老道長就道跟李傑一次探討,就是那一次之後,餘長卿對於李傑才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餘長卿才逐漸明白李傑這個人,也才逐漸跟李傑成為了朋友。

那時候的餘長卿只能垂手而立,站在一旁伺候,李傑和老道長相互客套之後,老道長便是面帶笑意,問道:“殿下此來必然是有些事情想要跟老道談上一談吧。殿下學識淵博,可不是我這個山野老道便是所能及的。”

那時候的李傑不過是現在餘長卿的年紀,李傑平靜一笑,說道:“李傑所學不過是入世之學,所謂入世之學不過是孔孟之道罷了。孔子儒學是入世之學,追求的是仁義,仁是內心的仁厚,是個人的道德圓滿;義是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家族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對天下的責任。說起來,這一點倒是跟道家所學有所不同了。”

老道長哈哈一笑,隨即說道:“李唐皇室尊崇道教,為何到了殿下這裡卻是要學習儒家呢?孔孟倒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殿下的話,倒是不如推崇道家。”

這些事情李傑當然知道如何輕鬆應對,哈哈一笑,便是說道:“道長這是在考我了,那李傑便是獻醜了,望道長不要責怪才是。”

“殿下見解自然是非比尋常,殿下請。”

在這些老道長面前,李傑一句話卻也是不敢虛假,當即說道:“漢魏以來,華夏王朝的建立之初都為了休養生息,恢復國力,採用黃老之術,無為而治,都收到了不錯的成效。李唐建立以後,經歷隋末大亂,民不聊生,天下思定,這個時候無為而治,不與民爭利是最有效的辦法。唐朝以前,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混亂導致國力大損,高祖李淵起兵時候甚至臣服於突厥,在取得天下以後,唐與突厥的實力仍然不對稱,甚至,在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後,突厥騎兵還兵臨渭水,太宗李世民被迫與頡利可汗訂立渭水之盟。”

李傑的話讓老道長不由得頻頻點頭,而李傑這時候也是說出了第二個理由,道:“兩晉南北朝的分裂混戰,佛教乘機大肆擴張,到北魏末期時期,武帝滅佛之後佛教又迅速的恢復興盛景象,天下僧尼兩百多萬,這個還只是北方。南方是蕭梁時期,梁武帝蕭衍正在樂此不疲的出家為僧,正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時間。”

李傑只是說到了這裡,不過餘長卿當然也知道還有著一個原因。

這一些僧尼不事勞作,整天乞討化緣為僧,如同寄生蟲,又圈佔大量土地修建佛寺,毀壞農田,本來連年征戰導致人口和糧食都銳減,佛教的勢力已經完全威脅到皇室的安危,於是出現北周武帝滅佛,北周滅亡、隋朝建立以後再次讓佛教恢復,這一些寄生蟲經歷滅佛,已經收斂很多,不在胡作非為。李唐得天下,一方面需要他們各宗教安撫人心製造輿論效果,一方面又不需要任何一家獨大,所以幾乎當時所有能看到的宗教都被李唐皇室遵從與有意推廣。

可是老道長眼光自然是獨到,笑了笑,撫須說道:“當然也還有一點,那就是李唐畢竟是需要一個合適的身份,一個合適的身份對於李唐意義非凡,後來武則天篡位,卻也是採用了同樣的辦法呀。”

餘長卿沒想到老道長居然這麼敢說,他心都已經提到嗓子眼了,不過卻也是隻看到李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不為所動,道:“看樣子道長果然是不凡,看到了很多東西,李傑倒是想要請教道長,這道到底是什麼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李傑固然是不動聲色,可是這樣的話語李傑卻也是不可能滿意的,李傑這樣問明顯就是想要有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