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黃金則是後備用的。

上海則是中國此時的金融中心,這裡也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從世界黃金儲量的分佈可以看出,此時世界的財富已經十分集中了,平民百姓手上已經沒什麼錢了。

如果說如今世界上最富裕的民眾,那麼也就是美國和中國。

美國也陷入戰爭當中。

因為平民已經精疲力竭,也沒什麼錢可以讓財團攫取了,所以歐洲財團都想要儘快的結束這場戰爭。

結束了這場戰爭才能享用那些財富啊!

而且只有結束戰爭才能抽出力量鎮壓俄國**,要知道財團最怕的就是紅色毛熊的**了。

在**之下,就算有再多資產也得被‘共產’了。

不過1917年年底的同盟國隨著中國援助的人力、物力的到達,整個同盟國都穩定了許多。

協約國則因為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的持續展開,在1917年損失了700多萬噸商船,還有大量物資沉入海底。

而這一年協約國造出的商船排水量只有300萬噸。

自1915年德國開始無限制潛艇戰開始,協約國已被擊沉的商船排水量達到了近2000萬噸。

是歷史上一戰的兩倍!

但開戰以來,英國以每年兩百萬排水量噸位造船速度,加上美國和中國為英國建造的商船,此時的協約國依舊有1500萬噸商船。

戰爭之前,世界各國之中,英國有2000萬噸商船,德國為500萬噸,美國為220萬噸,法國為190萬噸。

合計這些國家的遠洋商船排水量高達3000萬噸左右,世界商船噸位應該超過了3500萬噸。

德國商船大部分完蛋了,有一部分租借給了中國,但後來也都全部出售給中國了。

協約國的商船此時只剩下了1500萬噸,等於說歐美國家的商船數量因為戰爭銳減了一半。

世界上很多地區因為商船噸位迅速下降,使得進出口幾乎陷入癱瘓狀態。

中國商船則在1917年增長到了500萬噸,達到了歐美商船的三分之一,迅速搶佔了一部分國際海洋運輸份額。

不過世界海洋運輸業的缺口依舊巨大,因為中國商船很多都是用於自身的海洋運輸。

中國在東南亞和東北亞的海洋運輸量越來越大,在保障了自身的海洋運輸之後才顧及到其他國家的海洋運輸。

由於商船噸位的急劇增長,福建、廣東兩省的海員學院招生招到爆滿,中國的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了。

這是西方人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但此時中國遠洋運輸行業的發展已經不可遏制。

臨近年關之時,一艘前往南洋南華國的大客輪上,盧作孚正心情澎湃的望著那碧波萬里的大海。

一代船王盧作孚此時才二十四歲,盧作孚十五六歲的時候便參加過辛亥**,二十一歲所開始遊歷上海、北京等地,而他下一站的遊歷目的地,便是南洋群島。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懷抱負的盧作孚這幾年的遊歷下來,增長了許多閱歷和知識。

幾年下來,中華民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版圖已經急劇擴張,也一舉成為了亞洲霸主。

這讓盧作孚意識到,中國未來的戰略是以向外擴張為主要目的的,因此他決定到中華民國的海外殖民地看看。

如果把目光盯著國內,那就太過狹隘了。

回想昔日辛亥**,各種權謀與動盪之後,以江渝與袁世凱互相勾結而攫取了政治利益。

當時被他們這些**黨稱之為‘江袁媾和’,當時還進行了許多聲討活動,但也遭到了猛烈的鎮壓,許多學生被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