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目標了,還如何帶她離開?

可是他焦灼也沒有用,這被契丹人護在中間,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視之中,如果突然派出一個人單獨離開去找玉落,必會引起他們懷疑,再者玉落到底有沒有見到冬兒,他現在也沒有把握。

到了上京附近,人煙漸漸穆密,市鎮顯得繁華起來,待進了上京城。市井更加繁庶。到處都是房舍,卻也不乏帳蓬,這裡的建築集中了契丹人的本來特色和定居之後的中原特色,顯得異國風味十足。

這裡也有坊市,一如中原汴梁,人口稠密,商賈雲集,契丹武士、漢服計程車子行於街頭,相撲的、雜要的在勾欄中賣力地表演著吸引客人。化緣的和尚、尼姑、道士也穿梭在行人中間。

自契丹立國之初,他們就有鑄錢。只不過以布為貨幣以物易物仍是坊市間交易的主流,這一點與此時的宋人常以絲綢代替貨幣來交易大體相同。都是為了彌補貨幣流通量的不足。而且絲綢和布匹的保值效果。比起貨幣來更加明顯一些。

還好,進了上京城,鴻驢寺、禮賓院趕來接迎,宋國來使們才發現契丹人的官制、禮儀與中原大體相同。並非毫不知禮的野蠻人。

他們並沒有馬上把楊浩帶入皇宮。而是先到禮賓院,更令楊浩等中原使節感到驚訝的是,禮賓院前竟還有契丹皇帝所派的使者持束帛“迎勞”和中原一般無二。

當下住進禮賓院,契丹通事舍人與楊浩笑吟吟地對坐了,說道:“貴使遠來,一路辛苦,今日且休息一天,明日本官會來接迎貴使入宮。我皇偶染小恙,病體不適,會由皇后娘娘接見貴使

這位契丹通事舍人是個漢人,姓墨,名水痕。由於契丹人崇尚漢文化。上流人物都以通曉漢語為榮。他這母語自然沒有櫚下,所以雖然自他爺爺輩上就已定居上京,但是漢語仍是字正腔圓。

楊浩見沒有馬上入宮,心中稍定,微笑拱手道:“多謝墨大人。楊某一路行來,多承貴國護送照顧,乏倒是不乏的,不過一路風塵,既要偈見貴國皇后娘娘,總要沐浴更衣,以示隆重,那便明日入宮遞交國書吧。”

墨舍人笑道:“如此甚好,那麼本官就先把明日接見貴使的事情再與貴使說一下,以免屆時忙中出錯,失了禮儀。

“有勞墨大人

墨水痕咳嗽一聲,說道:“明日一早。本官會來迎接大人,引大人過承天門,候於五鳳樓外,使者隨員捧幣、玉及“庭實”貢品。鼓樂齊奏。皇后娘娘升御座,面南背北,接見貴使。貴使登樓,大人向皇后娘娘稽前行禮。我朝六宮尚官羅大人宣讀制書,宣敕命,中書侍郎率令史等捧案至貴使面前,貴使遞交國書,侍郎將國書置於案內呈交皇后。貴使再將貢物交禮官收下,並率隨行人員再拜行禮。接見完畢,貴者及隨員行禮退出,回禮賓院。次日,我皇后再設國宴,宴請貴使”

楊浩聽見羅冬兒宣讀制書,宣敕命,心中不由一陣激動:“冬兒,我的小冬兒,你為我真是吃了太多的苦,官人來了,官人來接你回家,以後我們再也不分開

墨舍人說完了見楊浩一臉詭異的微笑,好象正在神遊物外,不禁莫名其妙,他咳嗽一聲,問道:“楊大人,對這樣的安排可都瞭解了嗎?。

“瞭解了,瞭解了”。楊浩頻頻點頭,心花怒放:“大人說本官向貴國皇后娘娘行禮,然後貴國六宮尚官羅大人宣制書嘛,呵呵,對了。你還說啥來著?。

墨大人剛剛舉杯喝茶,聽這口茶水差點全嗆到氣嗓裡去,他咳嗽了半天,這才漲紅著臉道:“本官說,明日一早,本官會來迎接大人。大人著禮服,本官引大人過承天門,候於五鳳樓外,使者隨員捧幣、玉及“庭實”貢品。跌請濟奏,皇后娘娘升御座。面南背北。接亞貴使。毒使撥

他又詳細地說了一遍,冉道:“貴使可都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