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明字輩的五個人,聰明人不用問就能看得出來,是總管大太監葉明軒最信得過,也最親近的人。

葉辛夷安排好他們,便讓龍域衛的兩個暗影,專門盯著一切對她們家不利的因素,若有風吹草動,即可稟告。

這也是在配合明四明五兩個人,做了雙重安全保護為措施。

十天後,恩義酒莊正式開業。

趙五郎現在不但掌勺,是主廚,而且還是這個酒莊的大總管,帶著明一,以及從村子裡挑選出來的年輕人,就轟轟烈烈地幹了起來。

地址還是那個地址,溧陽鎮鎮中心的好位置,酒樓還是那個酒樓,但是因為有孝敬皇帝陛下的六成紅利,酒樓的生意從未有的火熱。

一時間,每日的客流量都在以倍數激增,趙四郎在葉辛夷教授的現代記賬法之後,臨時客串為帳房先生。

明二的麻辣火鍋城在這不久之後,也開始籌備了。

定製五十個銅鍋,購買三車上等木炭,整個恩義酒莊都十二時辰的忙活著。

酒莊和麻辣火鍋城交給趙五郎,趙四郎之後,葉辛夷便又開始教授盤火炕和火牆子的技能,

圖紙上的盤火炕很簡單,一目瞭然,火牆子也是如此,沒什麼技術含量似的,可是,要是盤出一鋪好燒省柴省煤的火炕火牆子,可就不容易了。

明三看著圖紙上那彎彎曲曲,又是拐角又是立磚的火炕,心裡發癢,雙手也開始按捺不住,便急著找地方開始試驗。

經過幾日的實踐,以及葉辛夷的直到,明三很快就掌握了盤炕的全部技巧,就開始挑選人手,組建成了一隻有六個人的泥瓦工小隊。

因為要儘快地宣傳自己的新技能,他帶著人先給葉辛夷蓋新房子。

如此,葉辛夷蓋新房子的事宜,就此提上了日程。

也正好,那些先前答應給送材料的各地商家,這時候指揮著自家的運輸車隊,開始往河西沿村運送大批的蓋房子的材料了。

短短的兩個月,不但河西沿村的日子,在火熱中奮勇向前,蒸蒸日上,就是溧陽鎮的稅收,也因為恩義酒莊和麻辣火鍋城的開業,大幅度地增收了。

見到銀子滾滾流進鎮府衙門的稅庫裡,張驥樂得找不到北了,哈哈哈……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光稅費這一塊兒,他的政績就比別的縣鄉有著顯著的區別。

沒多久,知府衙門就送來了表彰文書,連一直在外忙活的翼親王爺,也派人來,對他進行了口頭表揚。

表揚還不算,還賞賜了張驥二百兩銀子,一輛馬車,五匹絹絲。

收下賞賜之後,張驥就直奔河西沿村找葉辛夷,表達感謝。

可他笑臉如花地還沒等出門呢,就被來送信兒的京城信差給攔住了,“張大人,朝廷有令,遼陽縣東段槽窪子地方,要接收一大批從京城流放而來的重犯。”

朝廷公函是經常性往來,這不稀奇。

就是流放犯人到著北疆遼州郡府受苦服刑也是常有的事兒,張驥並不放在心上,更不以為然。

只是,這送信的信差告訴他,“總管大太監葉督主讓我給你和葉夫人捎句話。

這次流放的犯人中,有葉夫人出了五服的本家同姓人。也就是司農寺少卿葉選政同族同脈二百三十五口人。”

“哦?”聽說有葉辛夷原來的本家那幫人,張驥來了興趣,“不知這葉家……犯了何事?為何三族同罪?”

二百三十五口人,差不多也就是三族那麼多人口吧。

信差道,“這葉家的家主,原本深得聖恩,是戶部主事,正六品職銜,聽說,如果不犯事兒,就要升任正五品了。

可是,不知道怎麼弄的,這位葉大人竟然貪墨了好幾年,在前不久被檢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