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主母不理中饋,在外拋頭露面有違婦德。”黎王一聽嘴角一抽敢這麼說太子妃,你等著太子爺削你。

黎王聽到大臣對太子妃的指責,心中湧起一陣無語。他深知太子妃的為人,她並非不理中饋,而是有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黎王決定挺身而出,為太子妃辯護。

黎王向皇上行禮後,緩緩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太子妃並非有違婦德。她在外拋頭露面,是為了太子府的事務,也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她的才能和智慧,不應該被束縛在府中。”

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認為黎王的說法過於偏袒太子妃。黎王卻不為所動,繼續說道:“太子妃管理太子府井井有條,她的努力和付出大家有目共睹。她在外拋頭露面,也是為了幫助太子更好地履行職責。我們應該尊重她的選擇,而不是無端指責。”

“陛下,太子妃此舉乃是為國為民,若是救濟難民違反律法,以後哪個還敢救濟難民。”沉默許久的柳景逸此時站了出來,一個個拿著俸祿不幹事:“說太子妃有違婦德,那麼請問太子妃那一點有違婦德?說這話的人是說老夫教女無方了?”

那幾個說謝瑩瑤不守婦道,違反律法的當即臉色更黑了,黎王聞言一笑,踢到鐵板了吧,人家太子妃父親、大哥、丈夫還站在朝堂之上呢,誰給你們的勇氣啊,說這些話。

太子和黎王相視一笑,而軒王則暗暗咬牙。這時,那位彈劾太子妃最兇的大臣不甘心地再次進言:“陛下,即便如此,太子妃拋頭露面經營店鋪終究不合規矩。”

“不合規矩?哪一條不合規矩?”柳梓晨出言問道

“太子妃在外拋頭露面,不理府中中饋不僅不合規矩,還不守婦德,有損黃家威嚴,理應嚴懲。”一軒王黨的大臣此事回答柳梓晨道。

“不知徐侍郎認為嚴懲應該如何嚴懲?”此時柳景逸問向說謝瑩瑤理應嚴懲的大臣

“理應查封店鋪,充入國庫,讓太子妃閉門思過。”那徐侍郎不卑不亢道

“不理府中中饋?徐侍郎連孤的太子府內的事都一清二楚,怎麼孤府中的中饋是你在打理?”南宮雨傑臉色不是很好道:“徐侍郎你應該先向孤解釋,你是怎麼知道太子府的事。”

“是啊,徐大人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就你知道?”柳梓晨也是十分配合的幫腔道。

徐侍郎一時語塞,他怎麼說?難不成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是軒王去調查的嗎?

“孤的太子妃是當今皇上的兒媳,孤的太子妃,丞相府的嫡女,龍策將軍的嫡妹。”南宮雨傑開始對著那些大臣發難了:“如今身懷有孕,邊關戰亂太子妃捐糧為將士提供糧草,如今臨安鎮乾旱為難民施粥,你們一個個的拿著俸祿你們幹了些什麼?”

那些參太子妃的大臣頭更低了,他們幹什麼了他們什麼也沒幹,在這參太子妃不守規矩。

“諸位大臣可知白雲郡失火那些百姓的糧食和難民施粥的糧食的銀子都是哪裡來的?”柳梓晨此時接話道,那些大臣都說不上來:“是太子妃用開店鋪掙的銀子購買的。”

“一個個的拿著朝廷的的俸祿,不為民憂思,卻在這裡對著孤的太子妃指指點點。”南宮雨傑這次是真的生氣了一點也不客氣了:“從難民逃難到帝都,你們這些參太子妃的,有幾個做過一件有利於難民的事。”

軒王一黨一個個的面紅耳赤的低下了頭不再言語,再說再說只怕頭頂烏紗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