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不管對方是遠攻還是近戰,都沒有對趙一率領的騎兵團,帶來哪怕一點傷害,甚至於壓力也沒有。

一個時辰後,戰鬥就完全結束了。

大食的兵士並沒有被騎兵團完全斬殺。

在對方投降以後,就被集中到了一起。

然後,再將這些投降的兵士,按照原來的兵種,重新進行了分配。再分配的時候,也是打破原來的隊序,重新進行了分隊。

而這些兵士經過簡單的培訓與訓練之後,便在騎士團的帶領下,兵分兩路,重新殺向了大食。

一路是水軍,按照原路,從紅海到穆哈登陸,一路向北開始了征伐之路。

還有一路則是從弗斯塔特,一路過耶路撒冷,攻向了大馬士革。

同時,趙七抽出來十萬兵馬,從巴格達開始一路向西向南出發。

得到戰報的拜占庭,看到被肢解的大食,便開始出兵進攻大食北部的亞美尼亞。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個月的時間,悄然而過。

眼看兵敗如山倒的大食,已經無力迴天,穆阿維葉,在兵士與親衛的護佑下,乘船離開了大馬士革,不知去向。

而趙一率領的騎兵團,驅使著大食的俘虜,繼續收復著大食的腹地,同時,也剿滅著反抗的叛軍。

戰爭是無情的,不要怪別人殘忍,既然選擇了戰鬥,那麼就要遵守戰爭規則。

對於老弱婦孺,普通百姓,並沒有受到傷害。

又是一個月的時間悄然而過。

整個大食除了亞美尼亞以西的部分割槽域以外,全部落入趙七手中。

而趙一則帶著部分大食投降的俘虜,回到了非洲大陸。集中兵力於西哥特對面。

對於大食被滅,朝廷下旨長孫無忌率領部分文武官員進駐大食原有疆域,進行分封治理。

而趙七則是讓手下兵士,先對這裡面的百姓進行文化洗腦。在這片土地上面,先學禮儀,學文字。

其實,對於趙七這些人,李治是知道他們的存在,也知道他們的身份。但是卻沒有明著說出來。

李治知道趙元愷的本事,更知道趙元愷的心已不在俗世。

凡塵中的功名利祿對於已經渡劫成仙的趙元愷來說,如塵土沒有任何區別。

之所以,他留下這麼多的分身,那是他曾經對自己的承諾。

他讓所有的分身遠離權利中心,只是默默的為大唐百姓謀福祉,在邊境守護大唐百姓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