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羊肉泡饃(第2/3頁)
章節報錯
中年人嗅了嗅空氣中瀰漫的羊肉香味。
指著小板兒爺,對老周嬸說:“今兒,這位小爺做東,我的胃口不大,就單走,一個饃......湯裡頭再給舀倆羊腰子。”
“等著。”
老周嬸有點兒不待見這個中年人。
跟對楊朝升的態度,簡直判若雲泥。
“您呢?”
剛才,楊朝升把中年人摔倒在地的場面,老周嬸可全都看在眼裡。
小板兒爺衣服上的肩部、肘部、膝部,都打著一圈圈的補丁。
一看就是個下大力的苦力。
在老周嬸的心裡,認為楊朝升恐怕是被中年人給訛上了。
“三碗羊湯,六個饃。”
小板兒爺此話一出,讓老周嬸不得不提醒他。
“小哥,我們家這羊湯雖然每天定量只煮四隻羊,那也是街知巷聞的真材實料,分量十足。點這麼些,您肯定吃不了,得糟踐了。”
“老嬸子,糟踐不了,我肯定能夠吃的完......”
老周嬸聽了直搖頭。
不管楊朝升咋說,她都自個兒認為,小板兒爺一定是很久沒吃過一頓飽飯了。
老周嬸已然決定~待會兒結賬的時候,要少收楊朝升一碗的錢。
在中年人開吃的當兒。
小板兒爺不緊不慢的把六個饃,掰成大小不一的碎饃。
他把三隻裝滿碎饃的大海碗,遞給了老周嬸。
“幹拔、口湯、水圍城。”
瞅了眼,碗裡被掰成了小丁的碎饃。
老周嬸知道今兒算是碰到正宗的老饕了。
“得,真是人不可貌相,我們老兩口來四九城賣羊肉泡饃,怎麼著也有小二十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見著有把饃掰的如此精細,如此講究的客人。”
老周嬸把三隻海碗麻溜地放到灶頭上。
在自個兒老伴的耳朵邊,大聲地囑咐:“老頭子,今兒上點心,來的是位講究的客人,別砸了我們的老招牌。”
老周頭的耳朵有點背,他的眼睛可一點毛病沒有。
從饃掰的大小多少上,他就知道該如何加湯,該如何加料......
熟肉、羊雜、羊血、原湯,配以蔥末、白菜絲、料酒、粉絲、鹽、味精蒜苗、香菜、木耳、黃花菜和香乾等料頭,無不彰顯著老秦人粗獷做事,精細生活的任俠之風。
要說,楊朝升對陝地的飲食文化,多麼的有研究,其實也不竟然。
別忘了,他有一位師兄,號稱“金舌頭”。
曾經,帶著小板兒爺,蹭過一次正宗的陝地美食。
就這麼一次,讓楊朝升的記憶非常深刻。
點餐用的淨是些“黑話”“暗號”......
什麼三鮮蓋個帽,單走倆饃加個酸梅湯,幹奔口輕一開二......什麼“花毛一體”。
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大開眼界啦!
此刻,小板兒爺也讓人,大開了一回眼界。
有好好的長板凳,他不坐。
他偏要蹲在長板凳上,呼哧呼哧的吃。
彷彿只有這樣的吃法,才正宗。
還別說,就這麼著,他用了不到一刻鐘。
就幹完了,三碗羊湯,六個饃,外加十來顆解膩的糖蒜。
看的老周頭直犯嘀咕:“嚯!他咋這麼能吃呢?這不得,把國家都給吃窮嘍!”
“老伴,瞎說啥呢?能吃是福知道不?”
老周嬸趕忙為老伴的心直口快,打起了原場。
能吃是不是福?
楊朝升不知道。
他的“吃虧是福系統”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