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袁武的氣量,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若不是擔心引起士族的誤會,他或許會將這些書籍免費供天下人閱覽,而非僅僅對士族開放。

不過……士族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有大士族,也有小士族。

就連家道中落的寒門,嚴格來說也算是士族。

既然寒門都算是士族,那普通人到時候也能嘗試往裡蹭一蹭。

至於能不能進去,進去以後會不會被趕出來,那就是日後的事。

至於日後如何……日後肯定是越來越好。

袁武是個相對寬容之人,名義上如此,具體如何操作,還要看他日後操作。

袁紹見袁武有如此氣量,他自己也不小氣,當即把這些書籍的使用權交給袁武。

眾人對袁武讚歎一番之後,接下來便該談論正事。

那便是西進討董。

然而,相較於之前的積極踴躍,這一次諸侯們卻興致缺缺,顯得並不主動。

“看來雒陽之亂,孫堅的離去,讓這些諸侯們產生了不該有的心思。”

袁紹心中暗自思忖,眼中閃過一抹失望之色。

這群烏合之眾,恐怕難以擊敗董卓,迎回天子,拯救大臣,安定天下。

尤其是孫堅的離開,給其他人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讓本就鬆散的聯盟變得岌岌可危。

想到此處,袁紹也開始思考討董之後的道路。

良久,袁紹停下思緒,動用盟主權柄,再加上孔融、袁遺等人的配合,終於讓諸侯們同意討董。

“如今董卓攜天子西遷,雖說天子已經遠去,但百姓們落在後面,可以先救回百姓,再截住天子。”

“盟主所言極是,我等謹遵盟主之令。”

諸侯們起身大聲應和,而後在袁紹的調配下組成一萬關東聯軍先鋒,先鋒軍將領正是袁武。

當天中午,聯軍出發,袁武這個勞碌命還沒來得及好好歇息,便又被老爹袁紹派遣出去追擊董卓。

“顯仁多日征戰,這統兵之能已然算是上乘。”

大軍出發,袁紹望著兒子熟練地掌控著軍隊,不由滿意地點頭。

這兒子,成熟穩重,寬容大度,屢獻奇謀。

用起來放心,安心,而且越用越順手。

有個好兒子真是不錯,不行,這樂趣怎能只有我一人獨享。

袁紹:“孟德,對於顯仁,你作何看法?”

曹操:“”

徐榮、呂布接連戰敗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長安附近。

:()三國:萬擔糧食買趙雲,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