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術就足以讓我生存至今。你看,我也幫了你這麼多,不如你放我一馬?”

楊戩笑著搖搖頭,並未多說什麼,蜃龍也只能頹然一嘆,散去化身,縮在角落如一灘爛泥般動也不動。

它算是栽到楊戩手心了。

回金泉之後,楊戩一邊吸納先天金氣,一邊苦思融合星核之法。

洪荒天地最初開闢時,遠古星辰確實是盤古大神的發須所化,但星核並不是。

這些星核,都是星辰源源不斷吸納天地靈氣,承載天地運轉,被天道‘薰染’之下,漸漸凝出的‘核心’。

故其內蘊含的大道自然不只一條,不斷散發出的星辰之力,看似絢爛綺麗,實則斑駁不純。

星核之內蘊含星辰之力,而洪荒之中有不少妖、靈、精怪最初修行,都是依靠吸納日月星辰之力。

佈置周天星斗大陣,也是用一面面星辰幡,接引這些星辰之力為陣法所用,並非直接用星核佈陣……

該如何做?

而且重點還不是這些星辰之力,就算三百六十五顆星核所蘊含的星辰之力注入楊戩體內,被楊戩盡數吸納,也不過是把楊戩肉身之力向前推動一小步。

重中之重的是小周天星斗大陣!

只有在體內搭建起這座大陣,方才能源源不斷的為玄體輸送星辰之力,才能讓楊戩的肉身強度再次向前跨出一大步。

如何將星核與玄珠相融,且佈置成小周天星斗陣,才是楊戩所面臨的真正難題。

隨著他不斷思索,楊戩心底也漸漸有了幾個看似可行的想法。

要麼直接選出三十六顆星核,硬來,說不定自己鴻運齊天,又能歪打正著一次……

玩笑玩笑,楊戩如今怎麼也不敢行如此不靠譜之事。

總歸是要先選出能佈置成大陣的三十六顆星核,再將星核改造一番,先著手此事再說吧。

說不定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就會有辦法蹦出來。

打定主意便立刻開始行動,楊戩將三百六十五顆星核灑在自己身側,用玄氣勾畫出了小周天星斗大陣的基本陣圖。

執行陣法,三百六十五顆星核頓時被陣法之力所牽動,有大半亮起光亮。

楊戩將星光黯淡,對小周天星斗大陣‘不感興趣’的星核盡數收了起來,又開始推演小周天星斗大陣的種種變化。

每種變化,都會有星核被引動,也會有星核漸漸光芒黯淡下去。

等楊戩將小周天星斗大陣的各般變化推演近半,三十六顆星核已經選出來了;保險起見,楊戩還是將陣法變化推演完全,確認是對應的這三十六顆星核。

然後,他繼續不停的吸納先天金氣,看著這些近似球形或菱形的星核,再次陷入了思索。

下一步就是改造星核,使其為自己所用了。

這話說著簡單,可到底該如何去做,楊戩只有少許雜亂的頭緒罷了。

煉製三十六枚星辰幡包裹在星核周圍?

星辰幡煉製倒是可以直接去問聖人老爺們,想必材料什麼的也不難尋,但如此一來,與玄珠融合又更困難了些。

倒是可以對比定海神珠這套寶物。

定海神珠所蘊大道,乃是足以成聖的水之大道,覆海大陣更是能將三十六顆定海神珠所蘊水之大道的威力發揮到極限。

星辰之道……倒是聽過星象變化,當真沒聽過星辰的本身代表了哪種大道。

當然,這自然也是一條道,但卻過於斑駁,也沒什麼開拓的修士,道則不明,難以成聖。

那,當如何使得這些星核同時承載一條大道?而這條大道,又剛好,與小周天星斗大陣相合?

找出這三十六顆星核所蘊含的同一道則,將其他道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