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全都是陰謀(第1/3頁)
章節報錯
帝乙心目中,殷受已經是一個有擔當、有能力的合格繼承人。
但是這次被伏擊,殷受卻是越想越不對勁。
軟禁在徐城的幾個國主,挨個的提審,終於讓殷受弄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這完全是大王子做的一個局!
先是由東夷五國誠意拳拳的邀請殷受出使,然後勾結鬼方做出叛亂的假象,調走徐城大部兵馬,最後在殷受出使歸來的途中進行伏擊。
好陰險的大哥啊!
可惜啊,子啟大哥,你低估了我的實力!
殷受是重生之身,已經徹底明瞭這個大哥里通外國的習慣,為了達到他的目的,國家利益在他眼中算得了什麼?
朝歌,大王子府,子啟把所有能看到的物件,都摔了個遍。
子函在一旁默不作聲,作為子啟的智囊,看到大王子的歇斯底里,看到大王子已心神大亂,他已經深感無力,他不認為大王子能夠最終勝出,即位大王。
子函已經萌生了離開大王子的心意,因為他感覺,與殷受為敵,是最為不智的選擇。
“子函!我布了這麼大的一個局,這小子還能死裡逃生?這是為什麼?笨蛋!無能之輩!”
子函嘆了一口氣,搖搖頭不說話。
“你啞巴了?為了這次伏殺他,我給鬼方的鬼侯送了價值連城的禮品,東夷芷國他們也得到我那麼多好處,還許諾事成之後,徐城和嶧城歸他們。這次我可是傾家蕩產了!”
隨著殷受的成長,大王子如坐針氈,他聯合眾多朝臣對殷受惡意中傷,極盡構陷,羅列了殷受五大罪狀,在朝堂引起了爭議。
藐視神權、奴隸為軍、挑起戰爭、拓展封地、擁兵自重,這是對殷受的指責。
對這些罪狀,朝堂大多數是口誅筆伐,表示必須嚴加制裁。
由此可見,殷受在朝堂上的勢力之單薄,支持者寥寥無幾,或者是根本不敢有支援的態度。
只不過,帝乙這次卻力排眾議,堅定的維護這個被自己貶出都城的小兒子。
因為殷受的一句話:如果父王需要,徐城可以不留一兵一卒!
因為殷受的七座城池,形成了抵擋東夷的屏障。
而藐視神權,削弱神權對政權的影響,卻正是幾代商王都在努力的事情,說明殷受有大功!
那些王親貴族,是維護神權的代表,維護神權,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大商最大的毒瘤,就是王室貴族!
比干越眾而出:“大王,可派欽差巡視徐地七城,以便朝廷掌握地方政事。”
對殷受憑藉十四歲的年齡,如何取得如此政績,穩定東夷邊境,開疆擴土,帝乙也是大為好奇,聽比干建議,可謂正合我意!
“比干王兄,欽差派誰合適?”
比干拱手:“少卿句復,掌管大商律事,為人剛正,可擔此任。”
“甚好,擬旨,令少卿句復為欽差,出使巡視徐地,考核地方政事,隨從人等由外事司選派。”帝乙下旨。
大王子見有欽差下到徐城巡視,緊急安排手下到隨行人員,並設宴款待少卿句復。
大王子府,酒宴正酣。
“句復少卿,你得大王器重,委以欽差巡遊徐地,萬望此行可助我便宜行事。”
面對大王子的盛情款待,句復心知肚明,他也是大王子的心腹之一,怎麼不知道大王子的心事?
“不知大王子將如何安排?”
大王子陰狠目光,讓句復膽寒。
“這次你到徐城的,必須抓住機會,刺殺殷受!”
句復聞聽此言,心驚肉跳,這可是謀殺王子啊!
一個搞不好,不單自己小命不保,那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