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儘早劃入大商版圖吧。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了。

兩個好兄弟,龍飛和孔宣,見子受前來,急忙上前拜見。

“殿下!”

子受見到龍精虎猛的兩兄弟,也激起一陣豪情:“兄弟!”

龍飛和孔宣引領子受去參觀水軍訓練。

見戰士們在兩棵大樹之間,用藤條拴上一根圓木,圓木悠盪,戰士們站在上面,雙腳像釘在圓木上。

子受不禁點頭,這種強度的訓練,在航船上面,即使再大的風浪,也不會暈船了吧。

“龍飛、孔宣,你們在訓練的時候,要注意發現人才,培養教官,你們不能老是在這裡,我有更重要的任務給你們!”子受認真叮囑兩人。

龍飛和孔宣點頭,表示知道了。

其實擺在子受面前,最為急迫的還是大商王位繼承人的問題。

子受將在十月份返回朝歌,參加大王帝乙為自己舉行的成年禮,也將在那時正式公佈王位繼承人。

帝乙時期朝廷的九卿,分別是太宰商容、太師比干、太史官向摯、獄律司蹠行、將軍南仲,這五人深得帝乙器重。

另有卿、尹、事、祭四人,被邊緣化了。

卿,也就是卿士,官位與太宰平級,專門負責朝廷官員的升遷貶謫,相當於吏部尚書,當朝卿士名叫韋高,有其位沒有實權。

尹,本是文丁安排給兒子帝乙的輔政大臣,名叫塅(duàn),原本掌管天下錢糧,相當於戶部尚書的角色,年齡大了,告假不上朝。

事,這個官職相當於工部尚書,負責水利、土木、督造、建築等工程,名叫橋,也是帝乙不待見的角色。

祭,就是大祭司,名叫杗(máng),商朝雖然經過幾次削弱神權,但祭祀之禮仍然非常盛行,他相當於禮部尚書,但是,帝乙在國事方面從不與他商議。

這裡面,最初就堅定支援子受的,是太史官和大祭司,他們遵循祖宗禮法,不會改變。

然後是獄律司,算是子受發展的班底。

塅尹,雖然年邁,對王族正統的觀念比較看重,若投票的話,他也會支援子受。

韋高、橋事,這兩人屬於中立派,不屬於任何陣營,反正是誰即位,都與他們無關。

反對的力量就比較強大了。

太宰商容、太師比干、將軍南仲,這些人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還是實權派,是帝乙最為倚重的人。

支援子受的人,太史官,帝乙是拿他沒辦法,心裡是比較煩惡的。

獄律司蹠行,說話的分量還是太輕了。

算來算去,在朝中,子受是處於劣勢的。

而如果想逆風翻盤,必須要攻克一個重臣!

太宰商容、太師比干、將軍南仲,誰更容易搞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