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徐城貿易港(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萬災民一下子湧到徐城,將會給徐城帶來不可估量的衝擊。
因此,子受提前做好了安排。
煤礦、鹽場、鐵礦、冶煉廠、環衛局,還有運輸隊,新接納了兩萬工人,他們的家屬就地安居。
除了徐城,其他六城,子受分別分流了一萬災民,統一分派給他們維持生計的口糧,並幫助他們開墾荒地、搭建房屋,以保證他們迅速在徐城一帶安居。
災民們也非常滿意,因為徐城一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
比起北方的貧瘠土地,這裡就是樂園!
待秋收之後,這群人,你就是攆,他們也不會走的。
經過災民事件,徐城七城的總人口達到了三十萬!
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數字!
同時期的西周,總人口也不過七萬而已。
子受大力推進工礦發展,徐城的“黑金”、“精鹽”,最遠已經銷往西周。
黑金、精鹽換糧食,子受將交易做到了長江北岸,淮夷一帶簡直成了子受的糧倉!
以徐城為依託,子受以現代商業模式,建立了一個徐城貿易港。
在往後的二十幾年,都是大商的經濟貿易中心。
隨著徐城七城人口的增多,城市管理方面又出現不少問題。
因為除了徐城,其他六城駐軍只有一千,而且都是俘虜兵,不足以圓滿的完成管理。
子受已經頒佈取消徭役的政策,但是他想到日後的徵兵方案。
像後世的龍國,人人想當兵,為了一個徵兵名額,託親告友的各種操作。
於是,子受提高參軍的待遇,讓百姓以當兵為榮,讓百姓拿當兵為出路,讓百姓自願參軍,讓百姓爭著參軍。
子受還公佈了一條政策,就是必須先參加民兵,並參加軍訓,才有正式參軍的資格。
民兵只為維持地方秩序,不會被徵調到戰爭中去,而且民兵只是他們的兼職,平日裡還要在農田裡勞作。
一時間,參加民兵、進行軍訓,成了徐城的一道風景,徐城的民兵隊伍激增到了三萬多人。
每十人,就有一名是民兵。
他們在正規軍的管轄下,普及子受的軍體拳和佇列訓練。
這些民兵還幫助正規軍認真的維護著徐城七城的治安和秩序。
見一切走入正軌,子受再次來到海城,去看航船的製造。
在船塢那裡見到龍班,看這老人精神矍鑠,一股子幹勁。
老人也看到子受,笑哈哈的迎上來:“殿下,這大鋸可是真好用!有了這玩意兒,我保證三個月就可以造出第一艘大船!”
子受聞聽此言,非常喜悅:“好,那真是有勞了!”
海灘上鋪滿了被鋸開的木板,飄散著木料鋸末的清香。
龍班興奮的對子受說:“殿下,航船的圖紙我又做了補充和調整,您跟我來看看!”
子受跟著龍班去看了新圖紙,不禁歎服。
雖然自己有現代的理念,但是龍班不愧是專業人士,想的比自己更周到更細緻。
由此可見,龍班也是真正把造船當成最大的事來對待了。
一老一少計議良久,最終確定,四月底,正式開始製造大船!
子受充滿了期待,如此,七月底自己就可以有航船了!
第二艘航船估計用不了兩個月,到九月份就有兩艘海船。
屆時,可以派他們去東瀛島日本走走,那裡正兒八經的歷史是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彌生時代,目前也僅僅是散居的人民。
假如派過去幾千精兵,直接給他統一了,然後統一大商的文字,直接給他從根源上漢化了,省得後世嘚瑟。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