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殖民偉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子受語氣堅定,打消了眾人的疑慮。
隨即又補充道:“我說的百人、千人,是你們自己去組織民眾,讓他們自願跟隨你們來建功立業。如有誆騙、脅迫,軍法從事!”
子受此舉,後世將會把大商文化普及到了世界各地,功在千秋!
話外提一句,殷商為什麼會在牧野之戰僅用一天就被滅亡了呢?
這也是當年文化普及的決策導致。
子受在大商滅亡之前,整個朝廷號稱三十萬商軍主力。
牧野之戰爆發前,西周軍隊從牧野打到朝歌,需要將近二十天。
當時駐紮亳城的軍隊就有三萬,急行軍三天就可以抵達朝歌。
這三萬絕對的是大商精銳,憑藉這些精銳,完全可以固守朝歌半年之久!
就算從東夷各部調兵,也僅僅需要十幾天的時間。
還有淮夷各部的兵馬,也僅有十天的路程。
試問,橫掃大商的三十萬鐵騎,到底去了哪裡?
為什麼面臨朝廷覆滅,他們都不回援?
最不濟,商王還可以帶領親衛逃走啊!
他日,集結三十萬大軍,西周怎麼抵抗?
這裡,就為諸君統一解惑,破解這個千古謎題!
子受每攻陷一地,便留下了一千軍隊作為常駐軍,最遠的常駐軍是在盤龍族,作為控制長江流域的前哨。
不單是一千軍隊,同時他們的家屬還會隨軍遷入當地!
子受要讓這些人在當地安家落戶,不僅僅是為了控制被佔領土地,最重要的是進行文化滲透!
學習大商禮儀,統一大商文字!
而所有的俘虜,都會押回朝歌進行教化,以求讓他們變成大商之人。
前前後後,被押回朝歌的俘虜多達十七萬人!
當年子受交給征討東夷、淮夷以及長江流域的將領一個死命令:“你們給我盯死在那裡,無論朝歌怎樣,大軍不得回援!”
“大商可以被滅,孤王也可以被殺,但你們絕不能回來!”
“只要你們堅守在那裡,我們的大商的精神就在,華夏的靈魂就在!”
“將來,無論是什麼朝代,我們同屬一條根!”
“假如我大商覆滅,我給你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順應天意,祖祖輩輩做華夏子民。”
因為這種政策,大商的文化迅速與南方文化融合,影響到了全國各地。
牧野之戰爆發之後,也有忠心的將領欲要回援,但都懾於子受的“死命令”不敢動作。
可能很多人會懷疑,但史書記載,西周伐商的所有兵力僅有四萬五千!
這點兵力,何以征伐三十萬精銳?
但就是這四萬五千的聯軍,僅用兩個月就收復了大商所有的城池!
假如沒有子受的囑託,豈能做到?
子受念及前世,心裡也是感慨良多。
不過今世,子受將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回他的目標不僅僅是在全國各地了,有可能的話,他要將大商文化推及到世界各地。
要向全世界進行殖民,帶著大商的文化禮儀,更要帶著他編寫的《殷商字典》!
全世界都來學習方塊字,語言都是漢語,還說不是中國人?
相信有了這個《殷商字典》,朝鮮啊、日本啊,後世就不會是隻用漢字的偏旁當文字了。
第二日,子受他們再次溯河而上。
臨近中午,才碰到了人類生活過的痕跡。
子受命人仔細搜尋,終於,發現了這裡的居民。
他們還是屬於非常原始的部落。
部落的人們,全身赤裸,體態健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