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力挽狂瀾(1)(第3/4頁)
章節報錯
龍劍文乃表敬意,絕心與眾臣同起同坐,並不坐在王椅上,而是立於臺階之側。道:“今日是本王第二次來到奉天門,以後每天都要和各位見面了。這些年來,眾位為了江山社稷,夙興夜寐,早出晚歸,辛苦了。”說著向大臣長鞠一躬。眾臣還禮。
“本王一向不喜世俗禮節。所以呢,那些繁文縟節,沒有用的玩意能省則省,一切從儉。本王儘量做到不拖朝,不罷朝,望以後諸位通力協作,共扶社稷。“龍劍文道。這一番活引來眾人心中一陣讚賞。
“國要強,民要富。本王欲從理政,肅貪,整軍,賦稅,積糧出手。所謂理政,相信這幾年來,有許多的奏章未得善理,一會都呈上來。肅貪,太祖皇帝曾法:’貪汙六十兩以上銀子者,殺無數’……”劍文說到此處。
群臣一個個嚇出了一身冷汗,更有甚者,雙腿發顫。因為他們們雙手上,或多或少都貪了成千上萬而銀子心下齊想:“看來這個五爺不是個好惹的主兒……”
“諸位不必驚恐,本王講個故事吧。在五年前,我還是一個江湖布衣之時。在來京的野上,遇到了一個農民。他告訴我說已無地可種,無糧無食。村中十室半空,土豪劣神,橫行鄉里。官商勾結,為禍百姓。我們問衣食父母已沒了活路。辛王想問問若沒有他們種地幹活,你們錦衣玉食的生活從天上掉下來麼?永遠都要記住,能水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有一天,有人讓百姓活不下去,那麼他就是自尋惡果,自討苦吃。你們如何囂張,也是魚。百姓是水,魚一旦離開了水。你們一旦離開了百姓,那也蹦達不了幾天了……”龍劍文擲地有聲道。這些話他想了好久攢了幾年,今天終於可以一吐為快了。
大臣們聞聽此言,想起自己曾經的賄賂,收過的錢,幹過的壞事。無不羞愧難當。這話音如針,讓眾人如坐針氈。
“對於金錢,女人,權利,這是每一個男人渴望的。但凡事有個度,勸你們還是收斂一點,若讓本王發現,嚴懲不貸。本王要說說,但貪汙一千兩者,大刑加身。一千兩以上者,斬首示眾。”龍劍文此話聲如雷,氣勢如刀,令眾臣為之一震,後背發涼。
,!
其實對於在座的大臣而言,十中有九者,皆是貪官賄行之人。別說在區區幾百兩,就是幾千兩,幾萬兩,也不在少數。但罰不責眾,萬一真糾查起來,可能朝中要換一批人了。
“王爺英明。”群臣故作淡定道。他們是久經宦海的“老狐狸”。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在許多人看來,臺上這位少年不過是有名無實,狐假虎威罷了。搪塞完就了事。
對於一批清廉忠臣而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對這樣勵精圖治的王爺,自然求之不得,但對於貪婪奸臣而言,這便是一場始料未及的噩夢。
‘眾信,整天泥不附履,身不需堂,不如今日隨本王出城走走,看看天子腳下的百姓過的如何,請更衣吧,本王請你們到田間地頭走一走”。劍文說著,讓人帶上來許多百姓粗布衣衫。他直當其衝換上。一群清宮也給給上手換衣。
另一群大令站立不動,面露雞色。看著這破衣爛形,投來嫌棄的目光。他們平時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最後不得才將衣服套在外面。
為防有人暗中操作,通風報信,創文一早便做了安排,隨後一行人步行出營,這時已還午時,但陰風颯颯,城中百姓熙熙攘攘。
在京城之中,大街之上,偶然出現了一群穿著樸素,又留著長鬚白鬚的人,格外引人注目。龍劍文和楊廷相,李東陽,王瓊左右漫步在街上,看著路上走卒販夫,趕車抬轎,男女老幼,一片安居樂業的景象。
“幾位大人,這幾年來。不管在江湖,還是在京城。都遇見過太多百姓疾苦,食不果腹。對我來說,能讓他們休養生息,安居樂業,便是我們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