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器上。
魏兵們被分成一隊一隊走過趙武面前,師偃捧著花名冊,一個個評點著武士們這段時間的勞動表現,趙武根據評點給予對方不同的賞賜,其中表現佳者,竟然在獲得寶劍之外,還擁有了一套昂貴的金縷鐵甲,這鐵甲表面鍍著銀色的金屬,整副鐵甲亮閃閃的,比戰斧更令人垂涎欲滴、愛不釋手。
趙武在遞上鐵甲與寶劍的時候,按照慣例鄭重招呼:“今後,我的安全就託付你了。”
得到招呼的武士頓時淚流滿面,跪地連連磕頭。
其實,趙武在遞上寶劍與鎧甲的時候還在納悶,怎麼這儀式,與西方世界冊封騎士的儀式極度相像——但趙武不知道,他正在進行的這一“封臣禮”確實是正宗中國禮節。在日本,天皇在21世紀依舊用這套禮節冊封皇宮衛士,而韓國是在二戰後,隨著國王統治的終結,終結這套禮節的。
據日本人說,他們這套禮節是由遣唐使從中原帶回來的“春秋禮節”。只可惜的是,現代中國人已不記得自己有這麼一套禮節了。而韓國人則說,這套禮節是他們的祖先萁子從春秋帶過來的。
按周禮,一輛戰車配備三名甲士,其中包括主將官,其餘的隨車步兵則僅有一身葛衣。因此,分到鐵甲的武士們感動的涕淚交加,他們以為自己已升到“甲士”待遇,這意味著他們不再是普通士兵,而是:“士”了……不過,隨後的冬季訓練裡,那些“幸運者”又發現,原來,這種鐵甲人人有份。
魏家贈送的一千名武士,最終只篩選出八百多名合格者。加上趙氏原來的五百人,趙武終於湊足了一千三百人的“領主武裝”。
被挑選上的武士個個興高采烈,他們拿著新發的鎧甲與武器,興高采烈的尾隨師偃去授田,師偃將分配給他們耕作的土地,也將按照農村軍事單位,安排他們結伴而居。另一方面,被淘汰下來的武士們對此很不滿意,他們聚集在趙武的莊園,遲遲不肯離去。
在這時代,武士也屬於特權階層,他們是有資格一言不合當街殺人的低等貴族。他們不交納稅賦,只要隨時等待著,響應軍事集結的號召就行。現在,那些被淘汰的武士成為黎人(農夫)、國人(市民)、野人(沒有武士資格的城郊農民),他們不僅要交納各種賦稅,原先所享用的各種特權也取消了。
趙武對現在這種狀況早有所料,他翻開師偃記錄的名冊,指點著一個個名字,大聲說出他們淘汰的理由,而後緩和臉色,輕聲說:“我趙氏與別家不同,最近三五年內,我已經打算寬減農稅——你們都知道,我祖(祖爺爺趙衰)曾為趙國確立律法,制定了富國六策,我如今打算一一實施,其中,首先執行的就是:三年之內免除農稅,至於三年之後,我將情況予以減免。
此外就是刑律,武士當街殺人的特權在趙城不存在,今後武士過去的種種特權也將逐步改變,會讓武士階層變的更加親和,所以,身為武士,也不見得比諸位有更多榮耀……
好吧,我們直說吧,各位被淘汰都是有原因的,現在我安排諸位前去各地居住,為黎人,為國人,各位不願意,可以向我提出,我回頭向魏氏家主求情,請他重新容納各位,如何?”
一名被淘汰武士鼓足勇氣,大聲問:“家主,你剛才說的是真的嗎?如果趙城沒有農稅,或者此地可以安居——無論如何,我們被趙氏淘汰,回到魏家,面子上也沒有光彩,如果還有最後一條活路,我們寧願在此安居。”
趙武招招手,讓那名淘汰武士走到身邊,他微笑的說:“你可以去找附近百姓打聽打聽,在當們在山中伐木的時候,我趙城給庶民發放過多少福利——趙城雖小,雖然窮困,但對待領地屬民上,我自認為,不能算刻薄……”
ps:週一衝榜啊,懇請各位書友多多投票支援,拜謝了——今日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