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她有些心疼媽媽將來的辛苦,另一方面也為媽媽高興。

小攤販的生意雖然有些辛苦,但說到底以後就是自己家的生意了,而且做的還是媽媽比較拿手的。

雖然辛苦些但是這錢也比食堂的好賺,唯一的就是有些風險。

但是這也正常,而且媽媽要做的這個也是相對來說即使賣的不行,也能自家消化的東西。

所以李倩不是太擔心虧不虧本。

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好是週六的晚上,李倩回家的時候。

今天算是第三天,她第一個想分享的人就是趙媛了。

這個建議當初是趙媛給的,現在她們家就要去做了,當然也要告訴她一聲。

趙媛也為她們母女高興,當然也有對自己能為別人提供幫助感到開心。

想到她們以後要開始做生意了,趙媛問起李倩具體的章程有沒有。

李倩她媽雖然是才初初下定決心,但是心裡也不是一點兒章程都沒有。

她們現在雖然有點兒錢,但是這個錢直接用來開店肯定是不現實的。

別的不說,就說只要是開店,甭管你生意如何,這租金一個月一個月的就這麼要付出去的,人房東可不會體諒你做生意容不容易。

所以最開始還是從小攤販開始,上個週六的時候,李媽已經找了人定製了一個推車,還有在家蒸饅頭、烙餅之類的,現在的鍋可不夠用。

所以在和房東商量過後,徵得房東的同意在房子門口重新盤了個灶臺,這個灶臺當然不是白讓你盤的,李媽每個月的房租漲了一點兒。

重新買鍋、買蒸籠,還有面粉、蔬菜,還有各種調料這些來源都是問題。

李媽好不容易攢下的那些錢真的是嘩嘩嘩的就往外流。

給李媽心疼的不行,真是花錢容易掙錢難。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擺攤擺在哪兒。

週日的時候工具、食材這些李倩和她媽媽跑了一整天初步算是準備的差不多了。

李倩和李媽倆人也沒想到她們的速度居然這麼快。

至於擺攤的地點這個就只能有李媽自己去尋摸了。

畢竟她還要上學,也沒辦法天天陪著李媽到處轉悠。

好在推車也沒那麼快能弄好,所以留給李媽的時間還是挺長的。

不過大概的範圍她和媽媽倆人已經估摸好了。

:()穿越七十年代吃瓜的悠閒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