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未來的囚籠(第3/4頁)
章節報錯
能化發展。這種情況,令他們在推動復興計劃時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然而,葉辰與艾琳從未放棄過改變世界的信念。無論科技如何發展,他們依然堅信,未來的世界應該是自由的,是充滿選擇和可能性的,而不是被科技巨頭或國家機器所壟斷的“數字囚籠”。
“我們必須找到一條新的路。”葉辰低聲說道,眼中充滿了決心。“我們不能讓全球復興的夢想變成一場科技控制的噩夢。自由、隱私、尊嚴,這些人類最基本的權利,不能被資料和技術所剝奪。”
艾琳看著葉辰,目光中充滿了共鳴。“我們不應該讓科技成為新形式的壓迫。無論全球復興多麼艱難,我們的目標始終是讓這個世界更加開放和自由,而不僅僅是更加高效。”
這一刻,葉辰與艾琳明白,前方的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他們依然決定要走下去。他們知道,如果不能找到一種平衡,讓科技為人類服務而不是控制人類,那麼這場“復興”就註定會失敗。
第三段:
葉辰和艾琳的決心愈發堅定。面對科技的過度滲透,他們開始思考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這不僅是為了反抗科技巨頭對全球社會的控制,更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數字化的世界中保有選擇和自由的權利。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並非易事。巨大的科技壟斷勢力背後有著強大的資本支援和政府的默許,而葉辰和艾琳所在的復興聯盟也正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
在一次全球會議上,葉辰和艾琳向各國領導人提出了他們的設想——一種基於開放資料和去中心化技術的全球新秩序。這個新秩序的核心思想是,全球各國不再單純依賴科技巨頭或單一國家來掌控社會資源和資料,而是透過聯合治理、民主參與和技術共享來保證每個人在全球化世界中的獨立性與自由。他們提議建立一個國際“數字憲章”,明確各國如何利用科技服務民眾,同時保障個人隱私、自由和民主權利。
然而,這一提議遭到了很多國家和科技巨頭的反對。尤其是一些傳統大國,它們已經將科技和大資料應用於國家治理和經濟運作中,任何形式的改變都可能動搖它們的既得利益。而全球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掌控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跨國企業,更是視這一提議為威脅。它們透過遊說和資本運作,極力阻止這種變革的到來。
“你認為,能夠推動全球改變的力量是什麼?”艾琳在會議結束後向葉辰詢問,眼中充滿了疑惑。“這些巨頭和大國的反對,可能會讓我們的計劃陷入僵局。”
葉辰沉思片刻,回答道:“我們必須透過技術來打破它們的壟斷。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資料主權,讓科技真正服務於全人類而不是少數人。如果我們能在一些關鍵技術上突破,創造一種新的技術生態,或許能夠獲得轉機。”
艾琳點了點頭,她知道葉辰所說的“關鍵技術”指的就是一種去中心化、開放的技術架構,這種架構將顛覆現有的資料控制體系,減少對單一科技巨頭和國家機器的依賴。當前,區塊鏈技術和分散式賬本的應用正是一個潛在的突破口,這些技術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並且能夠透過分散式儲存和透明的演算法來保護個人資料的安全和隱私。
然而,這種技術的實施並非沒有困難。區塊鏈技術雖然在金融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和應用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技術、法律和社會挑戰。許多國家的法律體系尚未準備好迎接這樣的變革,而科技巨頭們也絕不會輕易放棄它們掌握的資料和控制力。
“我們可以從小規模開始試點,找到可行的模式,再逐步推廣。”葉辰的語氣堅決,“如果能夠在某些領域率先成功,比如教育、醫療或環境保護,那麼其他領域也許會逐漸接受這種模式。”
艾琳看著葉辰,心中暗自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