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細說,他只好作罷,穿上鎧甲回到本陣。眾人再次為他喝彩。

望著志鳴離去的背影,甘寧心緒不寧,想:“他究竟是什麼人,年紀輕輕,武功竟如此高強?平常人至少要練到三十歲以上才能達到這種境界。而且,他的劍絕非一般兵器,竟會自動飛來切斷我的天龍霸風刀,這是不合常理的。由此說明,他肯定不是普通人。若有機會,我一定要查清他的來歷。”

志鳴回來了,孔明說:“沒想到雷將軍武功這麼好啊,之前真是看不出來,看來帶你來真是帶對了。”

志鳴收劍回鞘,說:“我從小習武,這種場面還算應付得來。只不過東吳名將太多了,說不定還有比甘寧更厲害的呢!”

孔明笑道:“那倒是!幸好孫權處理得當,恰到好處地制止了這場即將演化成死斗的比武。”

“同是武人,我想甘將軍的內心深處,一定有著一種對勝負的執著,這種執著如果不斷擴散,將會使他走火入魔,墮入魔道。剛才比武的時候,我很明顯地感覺到,他的心魔在不斷膨脹,差一點就控制了他的整個身心。幸好孫權及時出現,幫他解了魔咒。”

“對啊,雖身為軍人,可他骨子裡也不失為一名武者,當然也追求武術的最高境界,也會不斷尋找高手過招。可能他之前從未遇到對手,頗有‘獨孤求敗’之心境;直到雷將軍出現,他才認識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個道理。看來,他以後還會更加刻苦地練功呢。依現在來看,雷將軍的實力已經趕上趙雲、關羽他們了。”

“哪裡,還差得遠。”志鳴又一次謙虛。

眾人散後,孫權走過來對孔明、志鳴說:“二位一文一武,玩轉東吳啊!哈哈,開個玩笑。請孔明先生隨孤到書房,孤想與先生私談片刻。”

孔明隨孫權到書房坐談;魯肅帶志鳴和小苗到後花園逛。

孫權請孔明入座,說:“其實在先生到來之前,孤已收到曹操的書信,內言要與我軍…”

“且慢!”孔明打斷他,“讓我來猜測一下。曹操的意思,應該是說請孫將軍與曹軍結盟,共擒劉備,事後平分荊州領土吧?”

孫權一愣,說:“對,一字不差!先生如何得知?”

孔明笑道:“果真如此,我早已料到對方有此一著。…只是,孫將軍可曾想過,曹操這樣做的目的何在?難道他真的那麼大方,把半個荊州拱手相送?”

孫權若有所思地說:“先生言之有理,曹操不可能如此大方,故孤並未將其言置於心頭。倒是先生之前的一番言辭令孤感觸良深,孤現在才深深意識到,坐在孤這個位子上的人不能只圖安逸,還要肩負起救國救民的重任,這才是真正的治國安邦之道。”

“明公有此想法甚好。只是,明公手下的眾謀士並不全是這樣想,依吾觀之,大多是為了自保而主張求和的。要知道,他們想到的只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以及官職和地位,卻從沒考慮過明公你的處境。明公,宜儘早開會,宣佈開戰事宜,不宜再拖,曹軍也不可能等太久的。”

孫權站了起來,背手走了幾步,說:“話雖如此,但孤還是有所顧慮。萬一孤立即宣佈開戰的話,眾臣會誤以為孤乃受先生所指引而作出決定,如此一來,作為一邦之主的孤就顯得毫無主見了。”

孔明也站了起來,說:“明公之意我懂,只是迫於形勢,不得已而為之。當然,明公可以再慎重考慮一下,畢竟貴邦除了對抗曹軍外,還要防範越族的進攻,這一點也至關重要。”

“這個孤當然清楚。”孫權嘆了口氣,說,“先父和伯符兄所創下的基業是絕不能落入敵手的,無論是曹操還是山越。……這樣吧,先生先請回,孤明天會給先生一個明確的答覆。”

“那在下先告退了,希望明公能給江東百姓一個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