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柳茜茜的演技大爆發!(第2/4頁)
章節報錯
導演給柳茜茜認真的講戲:“記住,從郵遞員出現之前,你就要有那種期盼的眼神,你是第一個大學生,這個錄取通知書是改變你命運的東西。”
柳茜茜點了點頭:“放心吧,導演,我明白。”
導演是導演系的,心裡面對柳茜茜這麼大的咖位,自然有點忐忑。
但他還是一絲不苟的道:“我相信你。”
柳茜茜點了點頭,迅速開始進入狀態。
導演也拿著大喇叭開始喊話:“各部門開始就位,燈光,一二三號機位………”
隨著打板的聲音響起,柳茜茜一瞬間入戲。
只見她站在路口無聊的提著石子,走路的時候還會時不時揪一下自己的大辮子,目光時不時朝著遠處眺望……
那是怎樣的眼神啊,僅僅是一個目光。都看就無盡的眺望,期盼,擔憂………
不管是場內的還是場地外的,都屏住了呼吸。
這眼神,真的是道盡了一個女孩對自己命運的擔憂。
他們僅僅是看一眼劇本就知道,這個女孩的錄取通知書對她而言,到底有多重要。
老師們講過,演員演戲分為三個派別:分別是體驗派、方法派、表現派。三類表演方法各有不同,但內部也有互通之處。
舉個例子,比如說體驗派演出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從自我出發,生活在角色的情景中。它更偏向於需要演員把出演角色的情緒替換到自身。
,!
在我國的演員中由體驗派演出比較出名的像出演《驢得水》的任酥西、出演《烈日灼心》的段一紅。
他們在出演角色前往往經過了體驗角色本身的過程。像在出演《烈日灼心》裡警察尹谷春前,段一紅曾連續十幾日待在派出所,跟隨民警一同出警、抓人,只為體驗警察真正的工作狀態。
他們的演出並非“演員怎樣反應”,而是“普通人怎樣反應”。
正因如此,他們的演出很少會有刻意感,更多的是一種和觀眾的共鳴。
而方法派與體驗派同樣脫胎於前蘇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創立的寫實主義表演體系的演技訓練,主要透過演員外在的肢體和表情深入地挖掘出人性、人心的複雜性。
方法派強調對出演角色行為的重現,比如為出演《黑天鵝》中的芭蕾舞演員,波特曼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專業芭蕾舞訓練,高強度的訓練和節食讓她很是噁心。
體驗派和方法派共通的特點在於都是從自我的感情出發去尋找角色的定位。而表現派則區別於這種做法,強調模彷的重要性。
如果說前兩類派別的演員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進行演出,那麼表現派演員則更注重從第三人稱的視角去設計他所要出演的角色。
表現派演員往往會預先在內心構建他所需要出演的“角色的形象”。再透過對這個預先設定好的形象進行模彷,從而達到演出的效果。
原時空的時候,國內出過一些演員類的綜藝節目,像是《演員的誕生》、《顛覆對決》這中,其中表現派比較知名的就比如說宋但但,張鍋立等。
………
柳茜茜曾經問過王旭,我們屬於什麼派別,王旭給的答桉很簡單:“我們屬於實用派。”
不是所有角色都適合體驗派,也不是所有角色都適合方法派,怎麼實用怎麼來,雖然有點牆頭草的意思,但事實如此。
比如這次臨時飾演這個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女大學生,柳茜茜就不可能去真的體驗一把,所以她取的就是方法派和表現派的技巧。
但不管是出演什麼角色,首先就是你心裡得有這個角色,哪怕是模彷這個角色,你也得有足夠的閱歷。
閱歷可以是人生經歷,也可以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