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只有讓官員們繼續“道德敗壞,生活腐化”下去了!

街市依舊太平。道德依舊敗壞。生活依舊腐化。

我現在想,官員們見面時的互相問候招呼語,會不會是問:你“道德敗壞生活腐化”了沒?

我也想問問所有的官員們:你“道德敗壞生活腐化”了沒?

別了,谷歌!

六十年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看到國民黨節節敗退,不得不夾著尾巴狼狽逃回美國,毛澤東同志特地給他寫了一篇文章:《別了,司徒雷登!》,以此作為對司徒雷登先生的送別。當時,很多“中國人”,對司徒雷登先生的離開,充滿依依惜別之意如喪考妣之情,好像他一離開,中國人民將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但天並沒有塌下來!

六十年後的今天,美國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將要撤離中國市場,其原因據說是“遭受中國駭客攻擊”並且“不能忍受中國政府的審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了支援並且號召美國其它公司起而效尤。美國人或者美國政府起鬨,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可原。可很多“中國人”也跟著起鬨,並且起鬨的勁頭比美國人還要足,好像“谷歌”一走出中國,天就要塌了,咱中國人就活不下去了似的!這就不免讓一些這些不知“谷歌”為何物的“土老冒”不解了。按照這些“中國人”的說法,“谷歌”一走,“中國將進入網際網路的舊石器時代”。其危言聳聽程度,不亞於說沒有了“谷歌”,我們中國人都將退化成在原始森林盪鞦韆的猴子。這些“中國人”面對“谷歌”的即將離去,像六十年前的某些“中國人”對司徒雷登的離去黯然神傷一樣,也表現出了奴才對主子的留戀不捨狗對主人的忠誠不二,不僅在網上對自己的同胞與政府惡言相向,極盡潑汙水灑穢語之能事,還“披麻戴孝”,到“谷歌”辦事處去送“花圈”,如喪考妣。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谷歌”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所佔市場份額,遠遠低於“百度”,中國普通老百姓並不買“世界巨頭”的帳,其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於去年九月宣佈離職,在世界上所向披靡的“谷歌”,卻在中國“強龍鬥不過地頭蛇”,遭遇了“滑鐵盧”。雖然說不上一敗塗地,但“賠了夫人又折兵”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谷歌”是做生意的“商人”,逐利是唯一的目的,當“商人”的投入老是如“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時候,他除了“識時務者為俊傑”抽身而退之外,還有其它的路子嗎?“雅虎中國”在2005年退出中國市場的時候,雖然無奈,但總有幾份爽快與悲壯,讓人在惋惜之餘,倍感同情。可“谷歌”不同,明明是自己的生意經念得不好,卻要為自己的“技不如人”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並且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國政府審查”。中國政府對網際網路的審查制度,並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怪事”,而是自從中國接入了網際網路之後就一直存在的事實,難道“谷歌”一無所知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可“谷歌”在進入中國之前甚至於在進入中國之後的相當長的時間裡卻一聲不吭,現在卻因為“擠出的是牛奶,卻連一根草也收穫不到”提起了“審查”之事,且在做決定之前,“照會了美國政府”。在商言商,你要退出一個市場你要麼大張旗鼓要麼悄無聲息退出好了,你不在中國做可以到其它地方去做啊,而你“谷歌”卻向美國政府報告,在世界上大肆渲染“審查”,除了給自己沒臉的臉上貼金之外,也是在找一個能為其出氣的“靠山”,其“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對於這麼一種事實,那些對自己的同胞與政府惡言相向的“中國人”不知是無知,還是別有用心,對“谷歌”的“不幸”出局,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不滿”與“憤慨”。說這些“中國人”無知,應該是對他們的蔑視,因為他們都是到外國鍍過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