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出再付出,貪汙貪汙再貪汙,然後引發劇烈的貧富差距,官員普遍貪汙,特權階層壟斷全社會的財富,兩級分化嚴重,等到兩級分化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是全國性崩潰,萬劫不復,就是全國性起義,迎來新生。
孰是孰非,看著西突厥的結局就知道了,估計沒多久了,這群化外野人已經陷入了奢侈的享受之中,商紂王的錯誤他們會再來一次,給蘇寧和大唐提供寶貴的經驗,當然他們的結局也是一定的,他們的結局就是成為大唐的正式行政區劃,所有領土被正式納入大唐的國土範圍,設立道州縣,建立統治,兩面夾擊西域,為控制西域做準備。
“陛下,臣不是說富裕不好,但是,僅僅是官員富裕,而百姓窮困,這會是何等光景?就像箕子大夫看到商紂王使用象牙筷子就擔憂有滅國之禍一樣,以小見大從來都是至理,大唐人是人,突厥人也是人,大家都是人,都免不了趨利避害,正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驅,數百年前,先人早就說明了人的本質。
既然如此,會發生在西突厥人身上的事情,就一定也會發生在大唐身上,不會因為學識的多少而有所改變,歷朝歷代滅亡之前,可有不貪腐的官員?幾乎都是因為官府橫徵暴斂而引發民怨,從而引發各地的起事,黃巾起事也就是由此而發,只是被張角神化了而已,陛下,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人可以節制官員。”
李二陛下皺眉道:“荒唐,沒有人節制官員?那御史臺是做什麼的?御史是做什麼的?還有朕,朕是皇帝,官員都要聽朕的!朕不讓他們貪腐,他們還敢貪腐不成?!”
蘇寧笑著說道:“表面上自然是不敢,等過了風頭,接著幹,正是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李二陛下面色一滯:“什麼意思?”
蘇寧說道:“天下之大,僅僅數十上百個御史就能做到了?權貴豪門關係盤根錯節,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天下冤案何其多也,一個御史就能解決?在長安還好,若是在江南某地發生一起案件,御史過去檢視,連苦主的骨灰都找不到了,來得及嗎?查的出來嗎?
陛下。所謂官官相護,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倒下,能牽扯出一大片人來,這些人為了不受牽連,一定會力保犯事者無事,就像臣本身,若是臣犯了什麼貪汙受賄或者是賄賂他人的罪過,臣要是被查了,臣就會倒黴。但是臣真的就會倒黴嗎?陛下。今天這裡沒有別人,臣才會這樣說,況且臣也沒有做過虧心之事,但是別人呢?”
李二陛下先是笑了一聲。然後面色凝重起來:“倒也有道理。可是。朕該怎麼做呢?難不成你要朕在每個道州縣都安插御史,監管當地官員?那御史的權力過大,豈不是更會引發貪腐問題嗎?”
蘇寧笑道:“原因就在這裡。只要是官員,就有貪汙的可能,所以,為了防止官員的貪汙,只有找不會貪汙的人來監管會貪汙的人。”
李二陛下疑惑道:“不會貪汙之人?是何人?你告訴朕,朕一定把他找回來!”
蘇寧看了看李二陛下,嘆了口氣,說道:“陛下,臣家中還有急事,臣請告退!”
李二陛下一愣,面色變換幾下,點點頭:“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蘇寧緩緩離開書房,留下李二陛下用複雜的眼神看著蘇寧離去,隨後自言自語道:“他到底想說什麼?卻又不說出來?有何難言之隱?用不會貪汙之人監管會貪汙之人,這天底下還有不會貪汙之人?是何人?蘇寧為何不說……”
蘇寧當然不能說,這個時候就說,李二陛下會如何做?自己不說,他也想不出來,等到了合適的時候,才能說,李二陛下是個聰明人,他也相信自己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兩個聰明人之間有什麼可以說,有什麼不可以說,所以他才會把自己放出來,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