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達人以外,都是紮紮實實的學院派,都是各自宗派中數一數二的“蠱惑人心”的好手,別說佛門和道門真的就那樣的與世無爭,自古以來道士鬧出的皇帝追求長生不老事件絕對不在少數,佛門也有一個“歡喜禪”的奇葩組織。到底還是人。不是神。

大唐的宗教界,表面看上去四平八穩,實際上是貞觀初年天下剛剛平靜帶來的作用,天下還沒平靜。宗教哪裡有左右天下的能力?天下平靜了。吃飽了肚子了。才能信教,追求心中的寧靜,大唐百姓不傻。佛教和道教想蠱惑人心沒那麼容易,尤其是教育普及計劃開啟之後,這就更難。

佛門和道門不是沒有人注意到民智開化之後傳播教義也會變得稍微有些困難,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之後想要讓他再接受另外一種思想體系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能夠離開國門去外地傳教是一個求之不得的好機會。

當初玄奘向李二陛下請求去天竺求佛,申請書遞上去了,那時候李二陛下沒有答應,玄奘是偷渡出去的,現在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機會,吐蕃人還在被邪教蠱惑,佛門和道門當然求之不得去那塊土地宣揚自己的教義,擴大各自宗教的影響力,尤其是道教這個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派別。

一群目不識丁的人是最好被蠱惑的好嘛?人傻,錢多,你不去?二愣子!我去!

大家都精著呢!宗教發展維持也需要錢啊!香火錢不是錢?香火錢就是佛教和道教維持生存的重要途徑,因為他們是出家人,沒有田產,沒有穩定收入,大的寺院和道觀或許還有附帶的土地可以耕種,自給自足,當然大的寺院和道觀也不缺錢,但是小的道觀和寺院只能靠香火錢。

當然了,這時候的和尚道士都是比較敬業的,不會出現現代一邊給人誦經祈禱一邊吃雞腿的事情……

像孫思邈那樣一心一意救死扶傷超脫了國家民族界限的人實在是太少了,而且蘇寧也不認同,這種人你要說是在現代還情有可原,至少國際上還有一紙空文做做樣子,也有很多真正做這些事情的國際博愛組織;但是你說要是古代,弱肉強食的時代,大唐周邊白眼狼環伺,你去幫別人?怕是剛剛治好他他就反咬你一口。

大家各有各的心思,佛門高人和道門高人組成的這樣一支隊伍在李二陛下組織的歡送會上,喝下了加有家鄉土壤的清酒,一滴清淚劃過,大家邁開堅定的或是不堅定的步伐,奔向了那片高原未知之地,那裡,還有許許多多未知的危險等待著他們,能否回來,誰也不敢保證。

當然了,一千三百人的佛道總團裡面,就有三百人是縱橫司安插的眼線和密探,主要還是監視和保護這些僧人和道士,大唐的技藝他們一點都不知道,帶去的佛經和道經都還是竹簡試樣,不被李二陛下所擔憂,但是那些商人就不一定了,為了錢,誰知道他們能做出什麼事情?就算縱橫司密探們堅守自己的職責,那些民間商人呢?

三百人裡面,有血滴子二組三十人,專門負責監視所有的血滴子,一旦發現不妙,即刻擊殺,先斬後奏!

血滴子監視尋常人,血花監視血滴子,縱橫司總部和血花單線聯絡,並且監視他們,從上倒下,秩序井然,一個合格的間諜情報對外機構就是這樣的牛逼,只是蘇寧最近聽到一些風聲,李二陛下對縱橫司的職能相當滿意,有意無意地透露出能否在裡面設立一個部門專門用來對內監視,剷除內賊。

這個要求被杜如晦駁回了,縱橫司就是專門負責對外的,臣只能負責對外,若是對內的話,還請陛下另擇賢能,李二陛下襬擺手作罷,但是既然這個想法已經出現了,就證明李二陛下已經不像前幾年那樣對群臣那樣的信任。開始覺得自己也應該擁有一個專門監察部內部的機構……

看來百騎司的建立無法逆轉了,這個類似於錦衣衛但是卻比錦衣衛低調得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