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訓練之外。官員和政治力量一定要竭盡所能的滲透滲透再滲透。
在商業方面和文化方面,由於波斯帝國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文明,這種文明在某些程度上並不輸給中原文明,所以在文明上的壓制力就需要軍事力量和商業力量去推動,大肆推廣大唐的絲綢等華美物品,這些四百年的權貴和皇室定然喜歡奢侈物品,他們本就是蛀蟲,所以讓他們更加蛀蟲一點兒也沒有關係。
到時候讓阿拉伯軍隊幫著消滅掉那些被訓練的波斯軍隊,然後大唐帝國趁機拿下波斯帝國,消滅之,吞併之,直接進軍中亞和西亞,完成第二步;至於第三步,那就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解決掉的,第三步就是對阿拉伯帝國的攻擊和侵吞,若要接觸到前人最遠的腳步,一定要把和羅馬帝國的交往道路打通。
漢朝的時候中國人最遠抵達過當時的羅馬帝國東部邊界,並且和羅馬帝國有很好的互相來往,那是前人的腳步,後人要想方設法的把它打通,並且更進一步,去見識一下蘇寧口中的歐羅巴地區,還有那燦爛且輝煌的希臘文明。
滿心歡喜覺得恢復帝國昔日榮耀大有希望的伊薩姆自然不知道他這是絕對的引狼入室之舉,請佛容易送佛難,大唐既然來了,就沒打算那麼容易的離開,而且柴紹也有理由相信,即使大唐的軍隊挫敗了阿拉伯帝國的軍隊,擊敗了那個著名的戰將哈立德,波斯帝國自己也無力繼續大唐所創下的輝煌。
這是屬於兩個強大新興帝國之間的戰爭,和一個垂暮帝國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已經被蛀蟲腐蝕的差不多的薩珊王朝已經走到了他的末路,他還需要存在一段時間,可是並不是永遠,而是大唐讓它存在到什麼時候,他就只能存在到什麼時候。
離開了西域之地,時隔數百年之後,漢人的腳步再一次踏入了那條已經失落了不知道多久的道路,甚至在離開國境線的那一刻,柴紹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他熟讀詩書,知道那所謂大秦國就是這些人口中的羅馬國,遠在數千裡之外,當初漢朝的時候漢人曾經抵達過那裡,對羅馬國進行了訪問,而在那之後,卻又將近千年中斷了大部分來往。
當初強大且富庶的羅馬帝國也分裂成了東西兩個帝國,西部帝國已經被消滅了,現在只存在東部帝國,雖然依舊強大,可是和他的前身比起來,差的不是一點點兒,而大唐呢,大唐如今的版圖超越了有史以來的任何一刻,北抵草原邊境,南至大海之邊,東在遼東之東,西在西域之西,是前隋的兩倍國土還要更多一些,也是有史以來國土最大的時刻。
並且,柴紹相信這個過程還不會結束,大唐人不會滿足,皇帝不會滿足,將軍不會滿足,士兵不會滿足,那副世界地圖天天懸掛在皇帝的床頭,參謀總部的屏風上,每一位將軍的家裡面都有一幅世界地圖,那裡標著哪裡是沒有人佔據的土地,哪裡是有人佔據但是非常富庶的土地,哪裡有財富,哪裡有土地,哪裡有未來和曙光。
以前的人都是坐井觀天了,以為腳下的土地就是天下,邊界就是八荒,統一了中原就是統一了全天下,可是天下何其之大,八荒又在何處?中原神州之地和世界比起來只是區區的一塊而已,整個天下,還有那浩渺的大海,到底要什麼時候才會得到征服與佔據?
或許窮盡一生都不會有那樣的機會了,但是柴紹還是想要由自己來邁出那第一步,這第一步是充滿了意義的第一步,是大唐向著更多古老的文明進軍的第一步,是漢族文明和其他優秀民族的文明進行第一次碰撞的第一步,這注定會成為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未完待續。。)
八百六十 歸來的船隊(上)
大唐軍隊重新回到遼東半島的戰鬥並不激烈,高句麗人的抵抗也並不激烈,準確的說,失去了大唐人的牽制,這些高句麗人終於把最後一道枷鎖給掙脫了——他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