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今天,阿拉伯人有今天,百分之八十的功勞都要算給唐人,如果不是當初大唐軍隊馳援波斯人,估計現在波斯人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甚至連首都都會失去了,那樣的話,戰鬥就會變得沒有意義,失去了波斯人的牽制,羅馬人覺得自己估計也不是吞併了波斯人的阿拉伯人的對手。
那會非常驚險,即使阿拉伯人沒有實力徹底的消滅東羅馬帝國,但是重創還是可以的,比如敘利亞,比如那豐饒的產糧重地,那些可都是帝國的命根子。
所以,波斯人和羅馬人是有共識的,所以在面對唐軍統帥制定戰鬥計劃的時候,他們雖然有所不滿,可是還是決定遵守這份戰鬥計劃,因為唐軍用他們的戰績彰顯了他們凌駕於中亞三大帝國之上的絕強戰鬥力和絕對的戰鬥意志,甚至也包括他們的戰鬥方式和戰爭科技。那可怕的火炮,一開始炮彈還不會爆炸,結果現在炮彈都會爆炸了,每一次火炮登場,阿拉伯人總會被炸得血肉橫飛,而己方的戰鬥減員非常之少。
他們甚至也知道。唐軍擁有獨自一軍消滅掉阿拉伯帝國剩餘力量的實力,即使他們只有十萬軍隊,而如今阿拉伯帝國還對外宣稱有軍隊五十萬,但是徹底的擊潰是沒有問題的,唯一有問題的就是統治,這一點,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其實也在暗中較勁,誰都希望獲得更多的阿拉伯帝國的土地,在阿拉伯帝國覆滅之後。共同的敵人消滅之後。
唐軍表明了態度,他們不要領土,他們的領土已經足夠龐大,他們現在需要時間去整理自己的領土,恢復生產和生活,所以阿拉伯帝國的領土全部都歸屬這兩個帝國,你們兩家自己分,我們只要錢和財物還有物資。還有今後大唐商隊和大唐人在你們兩大帝國的領土中暢行無阻的權力,當然。還有設立大使館,擁有自主裁判權的權力。
兩大帝國幾乎是沒有任何意外的全部同意了大唐的要求,只要不要領土不要人口,其他的你想要你拿走就是了,反正只要有土地只要有人口,我們都可以重新獲得。你們不要那是再好不過了,你們已經很強了,要是再要領土,我們就要考慮一下是否有必要聯合在一起對抗你們了。
這也是大唐的外交家們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所決定的,我們要土地和人口的話。他們就會結成同盟對抗我們,我們不要土地和人口,只是表示我們需要安穩的邊境和足夠的時間的話,那麼他們就會狗咬狗,互相消耗已經摺損了很多的實力,那麼對於我們日後的大計而言就會很有好處。
我們對付阿拉伯帝國的原因只是認為他們取代了波斯帝國之後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對於這裡沒有人口和領土的想法,你們和我們長得不一樣語言不一樣,統治起來太難了,所以乾脆不要,給我們錢和各項利益就可以,大唐人會在這裡享受到最高規格的待遇,這是我們最高的要求。
兩大帝國分別和大唐簽訂了《大唐、羅馬友好互助條約》和《大唐、波斯友好互助條約》,從法律意義上確定了三國之間的互相友好關係,當然了,其中並沒有包括羅馬人和波斯人之間的合約,他們似乎沒有打算簽訂相關的約定,他們之間已經開始了相關談判和摩擦,在這個大戰還沒有開始的時候。
貞觀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羅馬人和波斯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產生了一次小規模的軍事摩擦,起因是雙方都看中了一塊豐饒的土地,而雙方的軍隊都不打算讓掉這塊土地,於是羅馬一百二十人和波斯八十人展開了小規模的械鬥,結果是羅馬人戰勝,把波斯人打死打傷三十多人,而波斯人則殺死了二十多個羅馬人,打傷了五十多個羅馬人。
雙方的政府立刻開始了相互的口誅筆伐,以及聚兵相互對峙,眼看著就要打起來,薛萬徹大怒,遣大將薛仁貴率軍一萬奔赴摩擦地,將雙方痛斥一頓,然後分別遣使往羅馬人的主帥和波斯人的主帥處調停,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