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在勞作。

“沒什麼,看他們收穫莊稼。”蕭茗說道,古代沒有現代的收割機也沒有簡易的打穀機,他們採用的是最原始的收割方法,把稻子收割起來,在一塊大石頭上打稻子打下來,這個過程很辛苦,汗流夾背、濃塵煙起,條件好的用會牛攆。

聽著前面於管事的呼喊,她知道他們此行終於要到達目的地了。

經過這些日子,蕭茗感嘆,這古代旅遊還真不是好事,自與石亭玉分開之後,他們一行趕路至今已有七八日光景,沿路風景優美、美麗到荒涼,人煙稀少,百里無人跡,他們有兩日錯過了投宿點,歇在了野外,那滋味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嗯,收成還不錯。”蔣香媛看著外面田地說道。

“這還算不錯。”蕭茗驚奇的道,在她看來也太差了些,稻子稀黃,顆粒太小不夠飽滿,這還叫收成不錯?

“是啊!今年天公作美,好的年成收穫的稻子除了交朝廷稅賦,餘留下來和著雜糧食用,還能吃上一年的。”蔣香媛認真的說道,她在漁村生活過,自然知道收入的好壞。

老話說種地是靠天吃飯,打魚是靠海吃飯。

在漁村裡的人除了打魚還會種些田地,交了稅賦餘下的糧食和著玉米等雜糧一起食用,再打些魚,年成好時勉強保食一年,在災年時地裡收入根不上來就全靠打魚為生了,其他地方更是可憐,三餐不繼,飯食清可照人影。

“哦。”蕭茗感嘆,沒有再言語。

一行人行至在一條小道上停了下來,於管事下了車對蔣四海和石大河二人說道:“蔣鏢頭,石鏢頭前面就是宋家村了,這裡路窄,不易行馬車,二位派人隨我一起去把小姐接上來吧。”

“這是自然。”蔣四海說道,吩咐石大河帶著兩個鏢師跟著於管事下去接那位宋家小姐。

“這宋家真是奇怪,說是來接閨女怎麼沒帶個丫頭婆子。”蔣香媛自言自語的說道,居然派一個管事辦事,終是男女有別,這管事怎麼能侍候家裡小姐的,他大哥都知曉一路上安排了兩個婆子跟著呢。

想來這一直養在祖宅的宋小姐不受重視吧!

“想來不是他們家小姐喃。”傻呼呼的梨兒回了一句。

“也是,要不然自家小姐怎麼會一直養在祖宅,城裡什麼樣的名醫大夫沒有,非要養在祖宅這鄉下地方。”蔣香媛經梨兒一提醒像是找到了事情的真相,想當然的道。

蕭茗無聲的笑笑,這兩傻寶。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