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沅芷這邊炮火連天,潼關這邊也在緊張的避炮,避石炮。

潼關之下,一排投石機列在潼關之下,巨大的石塊上綁著沁油的藤條,士卒用火把點燃藤條,石塊立刻就成了火石。

指揮的將官令旗一揮,所有投石機鬆開繩索,一排烈火飛石砸向潼關。

如此往復,一連三次,大批金軍藉著飛石的掩護,推著各式攻城器械,朝潼關的城牆進發。

攻城的兵馬裡,當先的,是一隊金軍步弓手。

靠近城牆之後,金軍彎弓搭箭,瞄準潼關城上,射出一波遮天蔽日的箭雨。

金軍的箭矢和飛石一樣,都是經過改造的,箭頭上摻了藤草,點燃成了火箭。

萬箭齊發,從城牆上看,幾乎猶如天降火雨。

攻防戰已經打了幾天,潼關守軍經過這麼多天的交戰,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金軍開始列陣攻城,守軍大部隊立刻下城,有條不紊的找角度避石。

留在城牆上的小部分士卒,則豎大盾避箭,在祈禱飛石不要砸中自己的同時,盯著金軍的攻城進度。

關隘裡,有一隊沒什麼戰鬥力的新卒,這些人沒有專門的作戰任務,就是隨時準備滅火,以免火勢漸大,危及城防。

三輪飛石,和緊隨其後的漫天火雨之下,守在城牆上計程車卒即使準備得當,也依舊被砸的暈頭轉向,大約四分之一的守軍丟了性命。

如果大部隊沒有下城,而是人挨人,人擠人的守在城牆上,這一輪攻擊下來,旅、隊一級成建制報銷,都是有可能。

看著已經成了肉糜,或是身體少了一塊的袍澤,倖存的人哪怕早已習慣了面對死亡,也都忍不住一陣反胃,不少人更是直接吐出了肚子裡那為數不多的糧食。

倖存計程車卒瞟了眼城下的金軍,見金軍已經快要衝到城下,倖存計程車兵趕緊向上官稟告。

軍官看了眼金軍攻城部隊的位置,立刻讓部下招呼城下的弟兄們上來防守。

這麼近的距離,金軍肯定不會再有大規模的器械攻擊,不然誤傷的背朝器械的自己人,絕對要遠遠多過躲在城牆後面的周軍。

等了命令,城上倖存計程車兵立刻七嘴八舌的招呼起城下的同袍上城。

其實傳令這種事,根本用不著這麼多人用肉嗓子喊,不過大敵當前,喊上兩嗓子,看著己方的支援上來,每個人的心裡都會安定不少,對軍心士氣大有好處。

各部兵將扛著各式守城器械,按建制上城,朝著分劃給自己的位置而去。

滾木擂石之類的東西太重,而且不怕砸,留在城牆上無所謂,但弩車、金湯鍋之類守城器械可都是嬌貴東西,不能磕磕碰碰,沒辦法,只能來回扛著上下城牆。

張良弼左手盾,右手刀,帶著宗族親將為核心骨幹的親軍營上了城頭。

守城戰正式開打到現在,不過才過了幾天,作為主將的張良弼卻已經瘦了一圈,精神上,張良弼也是憔悴的很,一點也沒有當初在長安時那派將門世家的風範。

說來也是倒黴,前段時間張良弼從四川前線回長安述職,並肩負著討要兵力和物資支援的任務。

大周兩面開戰,關中內部又剛經歷了數年大戰,可謂是百廢待興,阿合馬雖然有點搞錢的本事,但也禁不住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打法。

周軍內部雖然不以火炮火槍為主,但道理都是一樣的。

阿合馬做不到點石成金,錢糧上,自然就給的拖拖拉拉,遷延時日的緩緩籌措。

好不容易籌措到了足夠的錢糧,又從長安各州府抽調了兩千州兵,由張良弼率領,準備南下支援。

沒想到,部隊都已經開出長安城了,東廠突然接到了一封來自少林的密信,於是趕緊派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