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傳統武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早晨,林瀟來到了西庭華府,跟著徒弟們一起用過早餐。
週一陽、裴星藍、楊莉也來了,林瀟才開講。
“傳統武術脫胎於戰場搏殺術,像刀盾兵,槍兵。
形意拳就脫胎於大槍術,但傳統武術又與戰場上的搏殺術有區別,一般都是單對單,場地開闊,這就讓步法、身法靈活的人佔據了巨大優勢,進退兩便。
而戰場軍伍搏殺,只有進沒有退,也沒有輾轉騰挪的餘地,硬打硬進,身形穩定是第一位的,這也就是馬步功夫的重要性,包括使用長短兵器,弓馬步可以讓人更加穩健,不會摔倒,也能提升發力。
隨著元清禁鐵器,拳腳功夫才有發展,以前練武指的都是練兵器,將兵器化入拳腳,最初是為了熟悉兵器的使用,但隨著冷兵器的禁令,清末民國,拳腳功夫才真正走向輝煌。
俠以武犯禁,確有道理,而且隨著熱武器的登場,和平年代的到來,傳統武術這個亂世用來自保,用來博取名利的利器,也已經慢慢失去了土壤。
文武二道一直是中國古代最有前途的,都可以登居廟堂之高,比商人、農民、手藝人都要有地位,但隨著時代的變更,反而是傳統武術裡的健身養生大行其道,技擊能力越來越薄弱。
雖然有散打,有傳統武術出身的影視明星、擂臺搏擊運動員,有國外的傳統武術的拳館,但不可否認,傳統武術走了下坡路,盛極而衰,幾乎被人看作虛假的代名詞。
這些跟武俠小說、影視劇、表演武術的盛行是有關係的。
說到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在軍警中,在武校武館,在擂臺上,在需要它的地方還依然存在,但在這個講究速成的時代,很難有人像古人一般,下十幾年的功夫去學習傳統武術。
即使有人學習也難有真正的傳承,缺乏會實戰的老師,沒有能繼承的徒弟,沒有尚武的大環境,傳統武術的衰落已成定局,很難達到古人的高度,但就是僅剩的一點養生、健身、技擊的東西也夠人們學習的了。”
徐繼禎家的形意五行拳,本身就是練勁的方式,不是實戰時的方式,打法、練法是不同的,很多人都把練法當作打法,必然不能打人只會捱打,最後還不如王八拳管事,主要是因為不會打。
拳擊、散打屬於練打合一,但中國很多拳法是分開的,包括太極拳,很多看到的都是練法和演法,所以諸多質疑。
徐繼禎、單宏都是點點頭,他們兩個開武館,也沒教出幾個能跟自己功夫相當的徒弟,更多的是做健身用,像是宋臣傑、傅桐柏這樣,能上擂臺跟專業散打選手較量較量的,就不錯了。
現在練拳的不敢說都是假的,基本得到傳承的很少,像是蘇秉坤、高興武之流,都算是少數。
很多人都在用現在的思維練習古人傳授下來的拳法,本身現在的傳承就缺失,再練得不得法,幾乎難以發揮拳術的技擊性。
總結起來,還是無信無法,信念不夠堅定,練法不得要領。
形意五行拳作為形意拳的母拳,是讓人練習鑽劈崩炮橫五種拳勁的。
有了形意拳的勁,真打起來也要隨機應變,虛實變化,步眼一合,勁力催發。
形意拳練的就是一股爆發力,硬打硬進無遮攔,首先得有極強的功力與膽魄。
練得不到家,確實還不如散打、拳擊出功快,實戰效果佳,因為簡單易學,易學易精。
所以,徒弟得有師父喂招,形意拳就算內家拳裡學起來快的了。
現代搏擊主要是強化擊打頻率,也就是速度,真要練好了形意拳,很好破解。
形意拳練得就是硬打硬進,直破中宮,以快打快,在你出拳時我合身就進了你的懷裡,近身發力,貼身發勁,練的就是步法、速度、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