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毅謀及《英雄》劇組的所有演員看來,劇本中的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卻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充分體現出了東方哲學中對“天下”和“國家”的理解。

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對華國的歷史和文化沒有一定的瞭解,或許都很難理解電影中,無名最終選擇放棄刺殺嬴政的舉動。

事實上,這其中對劇本感觸最深的當屬陳道銘。

作為劇組中學歷最高,對華國傳統文化素養最深的他,從拿到劇本的第一天起,就產生了對編劇楚言的欽佩之情。

在這部電影中,其實無名所代表的,正是在經歷了從春秋到戰國,前後幾百年的各國割據和互相攻伐後,率先覺醒了民族統一意識的一群人。

從漢民族的發展史上看,“家天下”的概念,始於夏朝的建立,成熟於商朝的發展,而後在西周的兩百多年間達到頂峰。

但相對於華夏大地的歷史來說,國家概念的出現,還不是那麼悠久,又因為這三個朝代,都屬於奴隸制部落聯盟的性質,因此在廣大百姓的心中,所謂“家國天下”的概念,還完全沒有深入人心,甚至家族的地位,要遠高於國家。

這也是自東周勢弱之後,幾百年來,華夏大地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的根本原因,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在嬴政出現之前,有些君王所統治的國家,或許已經有了力壓當代的實力,卻缺乏一統天下的決心。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嬴政出現了,他所統治的秦國,恰好擁有掃平天下的實力和底氣,而他,有著一統天下的決心和氣魄,歷史的車輪轉動到此,自有“天命之人”應運而生,承擔起了歷史所賦予的使命。

在楚言的劇本中,像殘劍和無名這樣的人,似乎終於從冥冥中,窺見了一絲“天意”。

在經歷過數百年的互相攻伐和分裂割據後,在不自覺間,天下的民心,更傾向於有一位偉人,完成華國的統一,用新的體制,取代早已落後的周禮周制。

正所謂“民心即天心”,楚言並不是歷史學家,但他對此也有自己的理解,或許這就是天意賦予華夏民族的天然向心力。

不得不承認,歷史往往都是由少數天才所創造和推動的,在戰國末年的這個時代,秦王嬴政就是那個“天命之人”。

於是當殘劍和無名,面對面見過他之後,便確認了自己心中的猜想,如果嬴政就此死去,大概整個天下又將陷入長久的分裂和戰爭,直到不知多久以後,下一位“命運之子”出世。

於是,為了“天下”,殘劍和無名都在最後一刻放棄了刺殺,放下了私仇,用更加寬廣的胸襟,犧牲了自我,來成全嬴政一統天下的大業。

用現代人的眼光回頭看,或許這也正是華國,能夠成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個從未斷絕過傳承,一直延續到現在的重要原因,在華國人的心中,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才是華夏文明唯一完整的表現形式。

而這種典型的華國思維,正是從嬴政所建立的秦朝,這個華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所開始。

當然,這些對華國人甚至東亞人都一目瞭然的邏輯,在從未形成“大一統”王朝,長期以種族和地域分割為許多個國家的歐洲人,以及完全承襲自歐洲,幾乎沒有本國曆史的美利堅人來說,或許就真的很難理解了。

但楚言認為,這絲毫不影響電影中所要呈現的東方魅力。

這種魅力來自於電影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趙國刺客長空氣勢如龍的槍,又比如殘劍和飛雪驚若翩鴻的劍,亦或是無名手中,樸實無華卻號稱十步一殺的一刺。

這種魅力,也來自於自承水德,舉國尚黑的大秦,來自於“其徐如林,侵掠如火”的大秦弩兵,來自那從天而降、摧枯拉朽,如雨點般密集的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