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生死時速》的拍攝,楚言便預定好了返回香江的機票,就在他要離開美利堅的前一天,兩位來自香江的同事,恰巧抵達了洛杉磯。

為了培養人才,佳和決定好好利用每一次跟好萊塢合作的機會,抽調公司內部最有潛力的幕後人員,輪流參加電影的後期製作,期望藉此向好萊塢學習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提高佳和在電影製作方面的水平。

今天來到洛杉磯的兩人,就是這次被派過來,配合袁何平進行《生死時速》後期製作的譚佳明和王嘉衛二人。

其中1948年出生的譚佳明,自小就接觸並愛上了電影,深受希區柯克等電影大師的影響,憑藉其簡練犀利的文風和敏銳的電影審美,從中學時代起,就成為香江地區的知名影評人之一。

成年後的他,也是出身於無限臺,從場務和攝影助理做起,一路到導演,還曾到美利堅進修過電影製作。

在離開無限後,譚佳明幾經輾轉,才在佳和獲得了執導電影的機會,其處女作《名劍》就一鳴驚人,不但票房喜人,該片更以華麗的剪輯和雅緻的攝影,被香江影評人視為“香江電影新浪潮”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2年,譚佳明又執導了臺省女星林傾霞主演的電影《愛殺》,這部香江電影史上,第一個設立美術指導職務的電影,一經亮相,便靠著全片大膽的色彩碰撞和畫面中的光影衝突,廣受好評。

到了1983年,譚佳明更是拍出了他至今為止,在藝術成就方面的巔峰之作《烈火青春》,這部描寫現代都市,迷茫叛逆青年頹廢生活的電影,其中先進的反思理念和破格的大膽劇情,備受影評人的追捧。

若不是由於譚佳明本人醉心於電影藝術性,不擅長商業籌劃的原因,導致影片籌拍緩慢且耗資驚人,最後預算提前耗盡,電影結局只能倉促之下潦草收場,該片也有很大機會成為又一部時代經典。

至於跟譚佳明同行而來的王嘉衛,則是譚佳明的好友兼“半個徒弟”。

兩人的淵源開始於譚佳明的作品《愛殺》,當時身為導演的譚佳明與身為編劇的王嘉衛一見如故,兩人年齡又相近,便傳授了王嘉衛很多導演技巧,成為了王嘉衛在電影導演路上的領路人。

不誇張地說,見到這兩位同事的時候,楚言是被嚇了一跳,譚佳明也就罷了,畢竟在佳和有所耳聞,可另一位聲名不顯的王嘉衛,居然又給楚言帶來了許多嶄新的電影記憶,這可真是一份大大驚喜。

這次二人聯袂而來,就是準備參與《生死時速》的電影剪輯工作,楚言跟袁何平還是在那家華國餐廳,為對方舉行了低調的接風宴。

一頓酒喝下來,楚言與這兩人也相談甚歡,可惜,他明天一大早還要趕飛機,便沒有再參加幾人晚上關於電影剪輯方面的探討,早早向三人告辭,獨自回了酒店房間休息。

第二天清晨,楚言便獨自踏上了歸程,直到十幾個小時後,才順利地降落在啟德機場。

剛走出機場,就看到了前來接他的張楚雄,兩人照例狠狠地擁抱了一下,“言仔,歡迎回家,讓我來看看,不得了啊,這奧斯卡獎得主,身上氣勢就是不一樣了,哈哈!”

聽著表哥的調笑,楚言只是笑笑,這趟出去了幾個月,說實話,他有點想家了,如今回到華國人的地方,看著滿眼都是黑髮黑瞳的同胞,他覺得特別親切和舒服,再加上表哥熟悉的語調,楚言感覺似乎放下了千斤重擔,頓時一身輕鬆,懶懶的不想說話。

坐著表哥開來的嶄新捷豹轎車,兩人直接來到了已經裝修好的新居,一家人前不久剛剛搬過來,今天兩老已經在家中準備好了接風大餐,就等著楚言回家呢。

這輛捷豹也是公司前不久才購買的公務車,由於歷史原因,香江的車輛沿襲了英吉利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