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1928年開始,邱如白等人就開始計劃,梅蘭芳前往美利堅公演的事情。
自成名以來,梅蘭芳已經逐漸走出燕京城,從魔都到香江,甚至還兩次受到扶桑帝國劇場的邀請,前往扶桑國東京、大阪、神戶等重要城市,進行巡迴公演。
而作為20世紀以來,全球文化娛樂行業的翹楚,對西方文化頗為了解的邱如白,自然不會放棄讓梅蘭芳登上百老匯舞臺的機會。
此事雖然也頗具風險,可是一旦成功,無論對於梅蘭芳個人,還是以京劇為代表的華國傳統戲劇而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
當然,京劇作為從未登上過百老匯舞臺的全新劇種,舉行公演中所蘊含的風險,必然需要梅蘭芳等人自己承擔,事實上,無論是梅蘭芳還是邱如白等人,在前往美國之前,都已經抱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終於,1929年冬,梅蘭芳第一次登上了紐約百老匯的舞臺,開場之前,後臺的梅蘭芳固然緊張,坐在包廂內的邱如白卻是更甚。
為了配合這次演出,每一名進場觀眾,都獲得了一本印刷精美的小冊子,那正是邱如白一手編譯製作的梅蘭芳個人介紹,包括劇情說明書、演出劇本、曲譜及戲曲服裝、砌末、臉譜、樂器、刀槍把子等附上英文說明的圖解。
幸而,梅蘭芳在美利堅的首場演出即大獲成功,美利堅東海岸的劇評人們,對他的表演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就如同風靡全球的亞平寧歌劇一樣,那極致華麗的詠歎調,自然沒有多少觀眾能聽懂,但絲毫不妨礙觀眾們對藝術和美的欣賞。
於是,邱如白和梅蘭芳等人決定趁熱打鐵,在1930年1月至7月間,梅蘭芳率團前往美利堅,先後在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公演幾乎場場爆滿,在北美地區引起巨大轟動。
1933年,因為各種原因,梅蘭芳舉家遷至魔都定居,而此時已經年近60的邱如白,選擇了留在燕京城。
臨別之際,他已經感覺到,此時兩人20多年的合作之路,恐怕是走到頭了,一句“別把戲荒了”,就成了他在臨別前,最後對梅蘭芳的叮囑。
當梅蘭芳一家在魔都安頓下來之後,就收到了邱如白的又一封來信,信中寫到:“我從民國二年冬天給您寫信,至今已20年了。……我大部分的工夫,都用在您的身上。……您自今以前,藝術日有進步;自今之後,算是停止住了。”
可見邱如白心中的無奈和惋惜,以及他在悽楚傷感之下的驕傲倔強。
1935年,已經蜚聲海外的梅蘭芳,再度率團出國,赴蘇維埃演出訪問。在當地先後與戲劇大師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會面,四月至八月期間,又在歐洲多國進行戲劇考察,後經埃及、天竺回國。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曾在梅蘭芳家中,受到款待的天竺國詩人泰戈爾,這次終於圓了,在家中接待一次梅蘭芳的心願。
1937年,抗戰前的燕京危在旦夕。為了保住燕京國劇學會所儲存的行頭和珍貴文物資料等,邱如白找到故宮博物院的馬院長,請故宮博物院代為保管。
這也是離開了梅蘭芳的邱如白,在內地對京劇事業和梅蘭芳,所能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此後華北淪陷,邱如白避居香江,直到魔都也淪陷於敵寇之手,侵略者卻一力邀請梅蘭芳出山,想借此粉飾太平,並美化其“”的險惡用心。
作為此時,華國最有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京劇演員,梅蘭芳毅然決定蓄鬚明志,並且閉門謝客。
就像他所說的那樣,“在臺上,我演的是女人,在臺下,我卻真正是個男人。我雖是戲子,卻不願被人當成朝秦暮楚的‘下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