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華納公司沒有想到的是,楚言很快就果斷拒絕了華納公司的這份邀請,但同時又提出,希望在蝙蝠俠的題材上,與華納展開進一步合作。

這種看似矛盾的做法,一時讓華納的高層感覺摸不著頭腦。

直到傳奇影業代表楚言,提出了一份嶄新的劇本大綱,而這部劇本,雖然也改編自《蝙蝠俠》系列漫畫,卻是將聚焦點集中在了蝙蝠俠的另一面,更是特別放大了漫畫中的一個反派角色——小丑,甚至就連名字,也暫時被命名為《黑暗騎士》,完全不包含蝙蝠俠的字眼。

面對這樣一份看似荒誕不經,卻出自楚言這位奧斯卡金牌編劇之手的劇本,華納高層不得不拿出相當嚴肅的態度來對待,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在得知如果劇本投拍,楚言將親自飾演大反派“小丑”一角的期待。

當華納公司對於楚言的選擇表示疑惑時,傳奇影業的代表,用一句話解除了對方的疑惑,用楚言的原話來說,“小丑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可供挖掘的深度,明顯超過了,已經在觀眾們心中形成了無數固定形象的蝙蝠俠,絕對是一個令演員心動且容易為之著迷的角色。”

只不過,雖然華納掌握著《蝙蝠俠》系列的電影改編權,而楚言也拿出了一部特立獨行卻足夠優異的劇本,但這件事的推動,仍然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在今年五月份的《蜘蛛俠》獲得票房巨大成功之前,上一部登上北美電影票房年度冠軍寶座的電影,還要追溯到1989年華納推出的《蝙蝠俠》,而這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竟然長達13年之久。

換句話說,在這十幾年的時間內,並沒有任何一部超級英雄漫畫的改編電影,取得了預期中的成功,包括華納本身在1992年推出的《蝙蝠俠歸來》這部續作。

因此,到底這次《蜘蛛俠》的成功,是偶然現象,還是市場需求的變化,整個好萊塢的看法也是眾說紛紜,華納在這個時候重新提出《蝙蝠俠》系列電影,本來就具有極大的賭博成分。

其次,最近這些年來,特效電影的崛起,已經成為好萊塢公認的發展趨勢,最近幾年的票房冠軍,更是全都被特效電影包攬,隨之而來的就是影片投資成本的不斷升高,無論是《哈利波特》系列還是《指環王》系列,電腦特效的大規模使用,都在不停將電影製作的成本推向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將新的《蝙蝠俠》電影拍出預期中的效果,那麼在電腦特效這一塊的預算就不可能少,或者說,會成為直接影響影片成本和質量的關鍵因素,隨之而來的,則是製片方必須承擔的巨大風險。

有鑑於此,在華納策劃中的《蝙蝠俠前傳》順利登上大熒幕,並且取得還過得去的票房成績之前,華納不可能貿然再開一部前途未卜的《蝙蝠俠》系列電影。

但是,如果楚言想要獨立投資並製作《黑暗騎士》的話,擁有《蝙蝠俠》系列改編權的華納也不會輕易點頭,言和集團也不會傻到自擔風險去為華納打工。

所以,經過雙方的反覆磋商,最終決定,言和集團旗下的數字領域公司,將全面承擔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的特效製作工作,相關成本將被折算為言和集團在這部電影中的投資份額。

待《蝙蝠俠:俠影之謎》上映後,如果北美票房突破2億美元,全球票房突破3億美元,則雙方將馬上啟動電影《黑暗騎士》的製片工作,並允許言和集團佔據這部影片65的投資份額,以言和集團為主導,雙方共同完成電影的製片和發行工作。

對於這樣的最終結果,楚言表示非常滿意,在當今世上,或許只有他對特效電影和超級英雄電影的發展趨勢最有信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屬於特效電影的時代即將來臨,如今由《駭客帝國》、《哈利波特》跟《指環王》所開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