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4日傍晚,暮色中的洛杉磯音樂中心,在無數聚光燈的照耀下,顯得絢爛非凡,就像往年一樣,在這個屬於奧斯卡的夜晚,全美乃至全球大部分傳媒的目光,都緊緊關注著這座燈火輝煌的建築。

長長的奧斯卡紅毯,從音樂廳的入口,一直延伸至會場設定的停車點,金燦燦的奧斯卡金像模型,被放置在紅毯入口的兩側,提醒著每一位剛剛下車的頒獎禮參與者,這就是你夢想中的場面——全球電影人的最高舞臺,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現場。

在紅毯的兩邊,是屬於攝影記者們的戰場。

如果說那些文字記者們,還能憑藉著大嗓門,或者各種標新立異的問題,對明星們進行遠端攻擊的話,那麼身處最前線的攝影記者們,基本就是靠肉裝貼身輸出了。

若不是有組委會聘請的大批保安和隔離物的阻攔,相信這些端著長槍短炮的記者,絕對會毫不猶豫地直接騎臉,將紅毯上的明星們一頓暴拍。

每年的奧斯卡紅毯,也是這些來自各大媒體的攝影記者,展示自己過去一年健身成果的舞臺。

在每年激烈的位置爭奪戰中,有經過刻苦努力後選擇在此刻展露鋒芒,如彗星般突兀崛起的強者不知凡幾;自然也不乏那些原本自命不凡,卻因實力不濟,只能黯然退出爭奪的失意者。

今年奧斯卡的紅毯秀,現在才剛剛開始。

這時候登場的,大多是在好萊塢還沒什麼牌面的新人,或者過氣名人,出現在紅毯的目的,也無非是想蹭蹭熱度,提高一下曝光度。

當然了,這畢竟是奧斯卡,哪怕僅僅是想蹭熱度,能出現在這個地方,仍然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所以,無論這些人背後付出了什麼,既然成功出現在奧斯卡的現場,那必須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也因為紅毯秀還未進入高潮,所以,像雷蒙德他們這些文字記者,還有閒心,遠觀著屬於攝影記者們的貼身肉搏。

來自《舊金山紀事報》的羅伯特也在,不過今晚的媒體陣容,跟上次《人鬼情未了》的首映不可同日而語,排名全美前十的報紙,幾乎都派出了自己的王牌記者來到現場。再加上來自《時代週刊》、《綜藝》等大牌雜誌社的記者們,今晚的媒體區域也稱得上群英薈萃。

雷蒙德跟身邊來自《紐約時報》的喬伊,和《芝加哥論壇報》的錢德勒等人站在一起,正閒聊著今晚的提名者們。

帶著明顯亞平寧後裔特徵的喬伊,也是紐約媒體圈中知名的花花公子,卻意外的跟雷蒙德成為了多年老友,此刻正微笑著調侃雷蒙德,“雷,上次你在專欄中大力推薦的《人鬼情未了》,居然成了年度票房黑馬,這次還獲得了好幾個提名,你們總編有給你漲薪水嗎?”

雷蒙德對於好友的調笑並不在意,那天他之所以會去參加首映禮,也只是機緣巧合而已。

“好的電影跟導演或演員的資歷和名氣無關,我很高興看到,那部電影再一次證明了這個真理。”

他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紅毯入口,“說真的,喬伊,我建議你關注一下那部戲的幾位主演,包括那位來自東方的女導演,我相信你不會失望的。”

在媒體區的另一邊,羅伯特也跟來自《華爾街日報》的弗蘭克等人聚在一起,發表著對今晚頒獎禮的看法,“毫無疑問,今晚的最大贏家會是《走出非洲》,僅有的懸念,就是幾個表演獎的歸屬。”

弗蘭克的語氣顯得篤定而驕傲。

作為一名來自全美三大報的記者,儘管華爾街日報更多關注的是財經新聞,但每年頒獎季的表現,也影響著電影產業鏈上各大公司的股價,這也是他今晚會出現在這的主要原因。

當一旁的羅伯特提起那部香江人投資的電影時,一向以紳士自居的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