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劇情的推進,各路人物陸續登場,梅蘭芳與十三燕之間的理念衝突,也愈演愈烈。

一連三場的“對臺戲”,將劇情引入了第一個高潮段落。當放下負擔的梅蘭芳,換下所有的傳統行頭,穿上民國時代的“時裝”,登上舞臺,唱起《一縷麻》的時候,觀眾席上果然又傳出一陣低聲的輕呼。

很顯然,許多不瞭解京劇的觀眾,在此刻就打破了心中對傳統京劇的固有印象。

當然,讓觀眾們覺得驚訝的遠不止如此。

比如邱如白在戲中跟梅蘭芳講解的《汾河灣》,現場的大部分觀眾都不知道,原來在清末民初的傳統京劇中,臺上的柳迎春在寒窯前的那場戲時,是必須背對觀眾一動不動的,正是有了邱如白和梅蘭芳的努力,才有瞭如今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新式”演繹。

在編劇楚言楚言和導演陳凱戈的共同努力下,電影的節奏被控制得更為收放自如,當心灰意冷的十三燕與梅蘭芳“死別”之際,整座放映廳,都被帶入了那種悲涼的氛圍之中。

被老爺子唸了一輩子,怕了一輩子的“下九流”,就真是那個年代的演員們畢生的寫照嗎?

不可否認的是,“士農工商”的階級觀念,在華國這塊土地上確實根深蒂固,哪怕是到了今日,仍有不少人受其影響,而演員作為“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實際的社會地位,也是在華國解放後,才真正開始逐漸提高的。

電影中關於邱如白和梅蘭芳之間“函授”合作方式的描述,也將當時的這種情況表現得相當寫實,儘管兩人身份都不一般,但所謂“避嫌”,卻真是一言難盡。

然而,對於京劇共同的熱愛,終於還是讓這對搭檔走到了一起,開始為了推動京劇的改革和發展,承擔歷史所賦予的責任。

在場的觀眾不知道,楚言卻很是清楚,“死別”之後經過重新修改的劇情,才是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幸運的是,更加符合現實的劇情,加上張國容傳神的表演,讓觀眾們絲毫沒有感到落差,反而越來越被梅蘭芳先生的經歷所吸引。

接連登場的梅燕芳和林傾霞,也展露出了各自的魅力,更偏向華國傳統女性的福芝芳和更加偏向現代女性的孟小冬,分別代表了華國女性在歷史轉型期中的不同性格特點,卻同樣令人覺得可敬可愛。

當梅蘭芳歷盡艱辛,終於登上百老匯的舞臺時,所有人都忍不住為他和邱如白擔心,此時的梅蘭芳,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沒有東西可以失去的戲壇新秀了,邱如白也已經年過半百。

所謂的孤注一擲,從來不像說起來那麼簡單。

也正是因為這樣,當臺下的美利堅觀眾終於起立鼓掌的時候,不僅是大熒幕中的邱如白和梅蘭芳,就連臺下的觀眾也忍不住激動起來,甚至還斷斷續續地傳出了幾聲激動的鼓掌聲。

梅蘭芳與孟小冬之間的感情,也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共鳴,他們兩人之間的相遇、相識和相知,明顯更貼近現代情侶之間的戀愛,只是可惜的是,這段“京劇伶王”和“京劇冬皇”之間的感情,卻沒有得到上天的祝福,兩個人註定只能相戀,卻無法相守。

綴玉軒中的那幾聲槍響,不但帶走了兩條鮮活的生命,也讓梅蘭芳生命中,這段至關重要的感情走到了盡頭。

在楚言劇本的指引下,陳凱戈在這部電影中,更加傾向於淡化導演的存在感,向《辛德勒的名單》中的斯皮爾伯格學習,拋棄了那些炫麗的剪輯技巧,也放棄了商業性質較重的場面排程,始終保持著歷史見證者的身份,用簡單質樸的電影語言,來講述梅蘭芳先生的故事。

在梅蘭芳全家移居魔都後,邱如白的來信,也不時以畫外音的形式,穿插在梅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直到燕京淪陷敵手,梅蘭芳也面臨著更加殘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