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吧,總要讓民眾能在自己離開幾年後還能記得有這麼一個縣令的吧?

他的動作在建州其他地方看來最是正常不過,換了如果是他們處在這樣的位置,這樣的前景下,也會如此的興奮,如此的賣力的。

但是這一動作卻是引起了連鎖反應,饒州那邊一聽說這裡要開路,也不管是不是年底,是不是大家都忙著備年貨,召集了下屬官員商議了一夜,給黃良送來信,說是他們願意從以後的徭役裡抽派一部分的名額用來支援建寧的開山開路,條件很簡單,只要建州這邊負責這些服徭役的勞力吃住就行。

這可以說是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建州勞力不足的問題,有了饒州的支援,開路建設將會大大的家快,能很大程度上提前完成任務。

可王況看了信,卻是一笑:“得了便宜還想賣乖,這是想讓咱們欠下他們一個人情啊,得,也不需要他們幫忙,使君大可回信說,建州的路,建州自己會解決,況就不信了,陛下如果知道我們要開路,會不捨得調兵來幫?”

李業嗣的力挺王況修路,黃良是看在眼中的,心道,有李鎮將的支援,怕是兵部也支援的,畢竟這路一開通,以後長安對東南沿海一帶的控制掌握也就更牢固了些,這不光是從軍事上來說的,從政治上來說也是一件大利好,陛下應該也能知道這一點。

結果呢,饒州那邊一收到黃良的信,倒是慌了起來,因為黃良這老狐狸將王況說的話是一字不漏全寫了下來,饒州官員一看,啊,宣德郎生氣了?這還得了?這路修好了後,自家的稅啊什麼的增加肯定是的,可那再增加得多也沒宣德郎的手指頭一點啊,宣德郎生氣了,咱還想不想搭上建州這駕馬車啊?

結果自然是,在大年初一,饒州官員還是圍著火爐議論著怎麼應對,最後是不得不忍痛做出了決定,徭役照派,吃住饒州自己負擔,而且,還要再搭上一大筆的錢用來支援,不光如此,還準備也寫個奏摺去長安,幫著建州說說好話,比如說這道路若是修成了,以後相鄰州縣可以相互策應,若有個意外的話,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拖延時間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