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讀書寫字,棋和畫也都碰上一些。

鄔思道真是個全才,雖說腿腳不便,但胸中所學卻是難有它人可比。 對於鄔思道的熱情相授,蘇菁也很用心的學。 對中國文化一直很感興趣的她,穿越前是缺乏方便接觸的環境與學習的物件。 現在好不容易有人相教,又是個那麼好相處的老師,她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抱著書學習呢。 她穿越前可是大學高材生,本就聰慧,習慣了西方邏輯性思考的教育,這個身子又正處於啟蒙年紀,吸收容易,她學起來又快又好。 鄔思道直呼收了個好弟子,真想正式收她為徒了呢。

她學起下棋來,上手特別快。 一開始學的時候,鄔思道要讓她十五子,而短短十五天後,在讓她五子的情況下,還需要用心應對,才能不輸給蘇菁了,偶而蘇菁還能小勝一局。 畫更不用說了,蘇菁穿越前油畫素描都畫得極好,在觀察以及寫真方面的底子還在。 雖要習慣中國的毛筆和顏料,但畫出來的中式寫實畫讓鄔思道大吃一驚。 面對鄔思道的好奇,蘇菁將此歸因於在廣州時,常看到洋人的畫作,因能更真實的留下被畫之人或物的一切,所以她才喜歡這樣的畫畫方式。 而她對中式的寫意畫法也很感興趣,在鄔思道的指導幫助下,試著想融合東西方畫法的優點。 當她試畫出了一幅簡單的山水畫,筆法採用的是東方古典的潑墨風格,但構圖步局卻符合西方的視覺三維效果,鄔思道為此驚豔不已。 雖然下筆粗疏,墨水濃度掌握得不恰當,但整體顯得很大氣,將滔滔江水與雄雄高山表現得很壯觀。 鄔思道越來越覺得這個少年真是深不可測。 因為蘇菁無法出口成章,寫起字來僅稱得上方正,毫無大家風範。 鄔思道也不對她的表現加以懷疑。 他只想是蘇菁的悟性高罷了。

早在性音答應帶蘇菁一同上路後,就有人去查蘇菁的身世來歷。 對蘇菁的經歷,也許鄔思道還比蘇菁本人來得更清楚一點。 他很認可她的獨立和努力,決定正式收蘇菁為徒。

蘇菁用心得向鄔思道學習,除了她自己感興趣之外,她也知道要在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生存下去,這些都是必須要學會的。 畢竟鄔思道不可能護著她一輩子,而府裡的正主子四貝勒尚未現身,是否願意讓她常住府中猶未可知。 她的心裡其實還是有點忐忑不安的。 至於那位大官父親,蘇菁打算將母親遺物交給他之後就離開。 兩人之間毫無情感基礎,獨立的她實不想依人而活,就此被關在大宅院裡頭。 還有自己的女兒身,若是要她被大官父親給用來當作結交權貴的棋子,那她還真不如死了算了,也許還有機會穿越回去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鄔思道的耐心教導和細心關懷,讓蘇菁感到很窩心也很感動。 這幾個月的相處下來,她已真心的將鄔思道視為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輩。 對於能拜他為師,實是開心不已。

“師父,我覺得我終於又有親人了!我真得太開心了。 我以後一定會更孝敬您,永遠也不會違逆您的意思。”

蘇菁感動於鄔思道的用心栽培,一心想著做點什麼來回報於他。 這天忽然想起,鄔思道的柺杖只是最簡單的竹節拐,表面光滑,並無可著力之處。 長度略短,鄔思道走起路時還須稍微駝背,十分不便。

心想:"怪不得師父老是不喜出門走走呢。"

其實鄔思道不常出門自有他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帶著柺杖行走不便 。不過蘇菁一心一意的只想幫上師父的忙,就開始埋頭苦幹,想著要做一支最合適的柺杖給敬愛的師傅。

因為小青子外貌清秀,五官雖不特別出色,但雙眼大而有神。 儘管身材稍嫌瘦弱,但年紀尚幼,平時待人又斯文有禮,院子裡的下人們都樂意與他相處一起。 此時聽說小青子有心幫鄔先生打造一支柺杖,都很願意幫忙。 透過高管家的幫忙,蘇菁取得了幾根野生山藤,花了兩天的時間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