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聊不行嗎?”鄭琰說著,看著徐鳳鳴:“誰給你寫的信?”

徐鳳鳴嘴角上揚:“子敬,你要看看嗎?”

鄭琰一聽姜冕,當即來了興趣:“他說什麼?”

徐鳳鳴將視線從信上移到鄭琰臉上,直勾勾看著鄭琰,不說話。

鄭琰:“……”

“算了。”鄭琰起身要走。

“他說朝堂上的勢力他在慢慢收復,”徐鳳鳴忽然說:“不會影響咱們今年發兵。”

鄭琰又重新坐下,睜著一雙眼睛看著徐鳳鳴:“他還說什麼了?他還好嗎?”

徐鳳鳴看著鄭琰:“很遺憾,他沒有向我彙報身體狀況。”

“……”鄭琰知道徐鳳鳴這是在拿他尋開心,他也不吭聲,默默地坐著。

徐鳳鳴意味深長地瞥了鄭琰一眼,繼續看信:“他還說……”

徐鳳鳴說著說著倏然沒聲了,鄭琰等了一會兒,發現徐鳳鳴皺著眉,一臉嚴肅地看著信上的內容。

鄭琰當即意識到不好,忙起身走上前來:“他說什麼?!他怎麼了?!他是不是出事了?!徐公子,你說話啊?!”

鄭琰急得聲調都變了,徐鳳鳴看完信,臉色有些不好:“不,他沒事。”

他說著,把信遞給鄭琰:“你自己看。”

鄭琰接過信看了起來,姜冕的信首先向徐鳳鳴問好,然後簡單說了一下楚國的近況,隨後明確告訴徐鳳鳴不會影響他們今年發兵的打算。

最後還說,一個月前,宋徽驟然崩逝。

宋徽崩逝後,宋熙主動把天子冊封的印綬交給了楚國,表明從此宋國不再以諸侯國自居,並且請求姜冕將宋國納入楚國版圖。

鄭琰看完也有點懵:“公子,你家太子殿下是不是死了爹,受了太大的刺激,腦子不正常了?堂堂一個國家,他說讓出去就讓出去了?”

徐鳳鳴:“……”

徐鳳鳴也有點懵,其實不止徐鳳鳴,姜冕也有點懵,他考慮了很久,都想不明白宋熙這是幾個意思。

其實姜冕、徐鳳鳴還有趙寧早就討論過宋國,宋國作為一個小國,幾百年來,在各諸侯國中一直都是隻求自保的。

他們的野心並不大,不,確切地說,他們的實力,決定了他們只能依附於強國的命運。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當初徐鳳鳴等人選擇跟宋國結盟,去對付楚國的二十萬水軍的時候都已經計劃好了。

姜冕回國後,就打燕國,等打下燕國就兩國分治,至於宋國,就仍然讓他們以楚國附屬國的名義生存下去。

反正至少他們這一代是不會攻打宋國的,原因有二,首先,宋國的野心並不大,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其次,宋國的存在並不能對他們造成影響。

所以野心大不大也無所謂,他國土小,人少,這是一個致命的弊端。

這個致命的弊端讓宋國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

可姜冕無論如何都沒料到,宋熙竟然就這麼輕飄飄地,把晉天子賜給他們的封王印綬交出來了。

這太突然了,宋熙敢給,姜冕都不敢收。

最後他經過深思熟慮,又跟楚國朝臣全面剖析了宋熙的用意,最後得出結論。

宋熙大概知道燕國被打下後,宋、楚二國的戰爭避不可免,所以索性把印綬交出來,免得百姓受苦。

最後姜冕把印綬退了出去,讓宋熙不必如此,並且承諾宋、楚二國永遠不會交惡。

結果宋熙又把印綬給他送回來了,如此往返兩三次,姜冕沒辦法,只得收下,但是並不派兵去宋國駐兵,仍舊讓宋熙管理宋國,現在的宋國叫東郡。

“大概是擔憂百姓吧。”徐鳳鳴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