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避免燕國走向衰弱,就必須另闢蹊徑,改變現在這種狀態。

無疑,啟國的變法給了他新的啟發和思路。

燕平也隱隱約約察覺到了士族勢力的坐大,阻礙的是整個燕國的發展。

其實啟國變法成功後,他試圖嘗試過變法,結果卻均不了了之。

若非如此,燕平也不至於非得讓徐鳳鳴來西川。

在燕平看來,雖然當初啟國的變法不是徐鳳鳴主導,但他一定參與其中,並且熟悉這其中的操作。

只要把徐鳳鳴弄來西川,那麼或許可以改變燕國這種止步不前的狀態。

“先生,”燕平嘆息一聲:“實不相瞞,我早就察覺到了士族勢力的坐大帶來的危害,這些年我也嘗試過變法,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還請先生教我。”

“其實,要想真正的改變,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毅力。”

徐鳳鳴聽完,靜默片刻,道:“想要建立新的法則,就要狠下心推翻現在的一切,重新建立秩序,就要看太子殿下下不下得了這個心。

有時候想要改變一些東西,亦或者得到一些東西,就要豁得出去。

太子殿下早就知道最大的阻力在哪,之所以不成功,歸根結底,是殿下沒有狠下心,豁不出去罷了。”

,!

徐鳳鳴說完,看向燕平,眉宇間掛著一抹笑意:“當初啟國之所以成功,雖然有別的因素不假,但究其根本,還是先帝豁出去跟士族對峙的結果。殿下說,對不對?”

燕平聽完,有一瞬間的沉默,隨後他如夢初醒一般,眼角眉梢瞬間掛上豁然開朗的神色:“先生說得對!多謝先生提醒!”

孫先生聽完也不住點頭贊同道:“殿下,我就說,只要能把徐先生請回來,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先生真是太抬舉我了,”徐鳳鳴謙虛道:“這事關鍵不在某一個人身上,而是殿下和君上有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畢竟變法一定會引起國內動盪。就要看殿下和君上,舍不捨得下這個血本。”

燕平很是高興,還以為這一番言論,徐鳳鳴是答應回來了,於是開始給徐鳳鳴畫大餅:“待日後先生回來,助我掃清廟堂。日後這大燕,有燕平的一半,也有先生的一半。”

徐鳳鳴一聽他這話,就想起了衛國王宮那一劍。

他不得不感慨,那一劍刺得是真準,差一點就要了徐鳳鳴的命。

他想,燕平或許不是在給他開空頭支票,畢竟以後燕平若是把他徐鳳鳴的骨灰抱著去上朝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有他一半了。

“太子殿下誤會了,”徐鳳鳴一臉平靜,語氣不卑不亢:“我這次來,是代表啟國跟殿下談結盟事宜的。”

“為什麼?是燕平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到位?”燕平那欣喜之色一掃而光:“才導致先生對燕平有什麼不滿的地方?”

徐鳳鳴:“不,殿下為人和善、待人寬厚,對手下也是照顧有加。

燕國有殿下這樣的儲君,是燕國百姓的福氣,日後燕國一定會在殿下的帶領下更上一層樓。”

“既如此,”孫先生覷著徐鳳鳴的面色,似乎想從他那平靜的外表下看出他這一番話到底幾分真心幾分假意:“徐先生為何不願意回燕國?”

為什麼?!

你說為什麼?!

當初要不是趙寧,徐鳳鳴骨頭都該化成灰了,你現在有臉問為什麼?!

徐鳳鳴知道這老狐狸在想什麼,於是直視著孫先生:“這是我個人原因,不便告知,還請先生海涵。”

他這話一出,那燕平和孫先生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怪異。

兩個人像是確定了某種謠傳了很久的謠言一般,那表情真是說不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