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創作分歧僵持不下 唇槍舌劍各執一詞(第2/4頁)
章節報錯
被他們激烈的爭論所產生的氣流掀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彷彿也在為這緊張的氣氛增添一份雜亂。
林婉兮在一旁看著,心中十分擔憂,她輕輕咬著下唇,面露焦急之色,輕聲勸道:“蘇大哥,唐大哥,大家都是為了這本書能夠更好,千萬不要因為這件事傷了和氣呀。”她的聲音輕柔而溫婉,如同春日裡的微風,帶著絲絲縷縷的暖意,試圖吹散這瀰漫在空氣中的濃濃硝煙。
然而,爭論依舊沒有停止的跡象。蘇御索性一屁股坐了下來,迅速鋪開紙張,拿起筆開始奮筆疾書,邊寫邊說道:“唐兄,你看看,像這樣先解析技法,然後再描繪意境,邏輯清晰連貫,讀者既能從中學習到專業知識,又能夠品味出其中的韻味。”他的筆尖在紙上快速滑動,如同一位技藝嫻熟的舞者在舞臺上盡情舞動,留下一行行剛勁有力的字跡,彷彿每一個字都承載著他的堅持與信念。
唐寅見狀,快步湊上前去,只看了一眼,便冷哼一聲:“蘇兄,你這說到底還是以技法為主導,意境反倒成了可有可無的附庸,這根本不行!”說著,他伸手奪過蘇御手中的筆,在旁邊重新鋪開一張紙,另起爐灶,寫下一段以意境開篇、技法巧妙融入其中的文字,寫完後將筆一扔,說道:“這才是真正能夠引人入勝的方法!”此刻的他,彷彿一位靈感如泉湧的詩人,筆下的文字如同潺潺流淌的溪流,自然而生動,充滿了畫意詩情。
眾人見狀,紛紛圍攏過來,目光在兩段文字之間來回遊走,各自陷入了沉思。良久,陸文突然一拍腦袋,眼睛瞬間亮得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興奮地說道:“我有主意了!咱們何不開篇以大眾耳熟能詳的名畫作為引子,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勾勒出畫面的意境,一下子勾起讀者的興趣,然後再深入剖析畫作的技法,最後迴歸到整體意境的昇華,這樣一來,不就能夠兼顧各方的需求了嗎?”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彷彿找到了開啟這把僵持之鎖的關鍵鑰匙。
眾人聽後,眼睛紛紛一亮,蘇御和唐寅對視了一眼,都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他們臉上緊繃的神情漸漸鬆弛下來,彷彿緊繃已久的琴絃終於得到了舒緩。蘇御率先點了點頭,說道:“陸兄此計可行,這樣既能夠保持嚴謹性,又增添了趣味性,讓讀者更容易接受。”唐寅也微微頷首,說道:“嗯,這般調整,確實能夠有效地化解眼前的僵局。”
一場激烈的紛爭終於就此平息,屋內凝重的氣氛也隨之煙消雲散,眾人相視一笑,彷彿之前的爭吵從未發生過,重歸和諧融洽。他們深知,在創作的過程中,分歧與爭論是難以避免的,但只要大家的心都緊緊繫在《墨韻千秋》這部書稿上,能夠集思廣益,就一定能夠在這亂世之中碰撞出文化傳承的璀璨火花,讓這部凝聚著眾人心血的書稿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隨著這場爭論的解決,眾人的創作熱情更加高漲。他們繼續圍繞著《墨韻千秋》的各個篇章展開深入探討,不斷完善書稿的內容。然而,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在歷史人物傳記的創作上,又出現了不同的觀點。陳學究認為,歷史人物傳記應當以詳實的史料為基礎,客觀公正地敘述人物的生平事蹟,注重還原歷史的真實性,讓讀者能夠透過這些傳記,瞭解到真實的歷史人物形象。他說道:“歷史容不得半點虛假,我們所撰寫的每一個字,都應當有可靠的依據,這樣才能為後世留下經得起推敲的歷史記錄。”
而陸文則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覺得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運用一些文學手法,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細膩的刻畫,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富有感染力。他解釋道:“如果僅僅只是平鋪直敘地羅列史料,雖然保證了真實性,但人物形象可能會顯得過於刻板,缺乏生動性。適當的文學加工,能夠讓讀者更好地走進人物的內心,感受他們在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