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閉關鎖國政策完成深度剖析、引發學界與社會廣泛熱議之後,蘇誠所帶領的《墨韻千秋》團隊並未有絲毫停歇,他們如同不知疲倦的探索者,馬不停蹄地將研究目光投向了在中國歷史上存續長達千餘年、對社會結構與發展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蘇誠深知,科舉這一古老而獨特的制度,猶如一把神奇的鑰匙,解鎖了古代中國社會階層流動的密碼,若能從多元視角深入探究其中奧秘,不但能夠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更可為當下社會發展提供發人深省的鏡鑑。

為了全方位、深層次地研究科舉制度,團隊迅速行動起來,由社會學學者牽頭,聯合歷史、教育、文化等多領域的專家,組建起了一支專業素養極高的科舉研究專項小組。他們仿若一群虔誠的尋寶者,一頭扎進了資料的海洋,從官方正史中詳細記載科舉制度的選舉志,到民間文人筆下趣味橫生的應考軼事;從各朝各代流傳下來的科舉真題殘卷,儘管有些已經殘缺不全、字跡模糊,但依然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到留存至今、依然散發著古樸氣息的科舉考場建築圖錄,事無鉅細,全方位蒐羅素材,力求拼湊出科舉制度的完整拼圖。

研討伊始,教育專家李教授便率先點明關鍵,他推了推眼鏡,目光中透著睿智,沉穩地說道:“科舉在教育層面,有著不可估量的導向作用。它宛如一位巧奪天工的建築師,為古代中國精心搭建起了一套系統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從孩童啟蒙階段的蒙學識字,到青年學子在書院中潛心研習經史子集,士子們無一不是按部就班地為科考做著充分準備。教材方面,諸如‘四書五經’成為了學子們必讀的經典,它們統一了知識框架,規範了學術路徑,雖說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主流思想,但不可否認的是,也切實保障了教育的普及程度,讓寒門子弟有書可讀、有學可上,為他們提供了改變命運、獲得晉升的希望之光。”

歷史學者張博士緊接著接過話茬,他站起身來,走到會議室前方的白板前,拿起馬克筆,邊寫邊說,從朝代更迭的獨特視角深入分析:“追溯至隋唐時期,科舉制度初創,恰似一道利劍,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門閥士族對仕途的長期壟斷,為新興階層開啟了一扇通往上層社會的上升通道,給王朝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極大地促進了社會活力的迸發。到了宋朝,統治者重文輕武,進一步擴大錄取名額,大批來自寒門的進士得以入朝為官,士大夫階層迅速崛起,他們在朝堂之上制衡皇權,在民間穩固統治根基。然而,明清時期,八股取士雖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子們的思想,但考試流程卻變得更加嚴密、層級分明,這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選拔的公平性,維繫著龐大帝國的正常運轉。由此可見,不同階段科舉制度的變革,無一不與當時的政治生態緊密相連,相互影響。”

文化研究者王女士一直靜靜地聆聽著,此刻,她微微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別樣的光芒,另闢蹊徑地闡述道:“若從文化傳播的維度來審視,科舉無疑是文化傳承與擴散的一條高速路。考生們為了求取功名,廢寢忘食地背詩誦經、鑽研典籍,使得儒家文化得以深入民間各個角落,即便是偏遠地區,也深受其薰陶。而且,科舉還催生了獨特的‘科舉文化圈’,圍繞著科場形成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讀書風尚、禮儀習俗。就拿考前祭拜文昌帝君來說,這寄託著學子們對神靈庇佑、金榜題名的祈願;發榜後的鹿鳴宴,則是對高中者的歡慶與勉勵,這些習俗都深深融入了民俗文化之中,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

為了進一步印證這些觀點,團隊成員們兵分多路,展開了深入細緻的實地調研。一組人馬奔赴江南貢院、北京貢院等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蹟,當他們穿梭於一間間狹小侷促的考舍時,彷彿能看到當年考生們揮汗如雨、奮筆疾書的緊張場景,那一份份對功名利祿的渴望、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執著,似乎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