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蘇御歸家搜腸刮肚 謀篇佈局徹夜難眠(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流民聚集地,他見到一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衣衫襤褸、滿面塵土,卻緊緊抱著一個破舊的書箱,裡面裝著他視若珍寶的幾本書籍。旁人勸他扔了減負,他卻只是搖頭,目光堅定地說:“書在,希望就在,這是我們民族的根。”蘇御將這些細節融入書中,描繪出亂世中文人對知識的執著守護,讓這一章節充滿了力量與溫情。
與此同時,蘇御還在思考著如何巧妙地引用詩詞來昇華主題。他翻閱著手中的唐詩宋詞集,當看到杜甫的《春望》時,眼睛一亮。“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句詩不正是當下亂世的真實寫照嗎?用在此處,既能勾起讀者對歷史滄桑的共鳴,又能為章節增添文學韻味。他興奮地將詩句標註出來,準備在合適的地方嵌入文中。
窗外,夜色愈發深沉,偶爾傳來幾聲夜梟的啼叫,蘇御卻渾然不覺。他的世界裡,此刻唯有那尚未完成的《墨韻千秋》書稿,以及對文化傳承的熾熱信念。
在謀篇佈局的過程中,蘇御也遇到了難題。比如,在寫到魏晉時期時,資料相對零散,如何將竹林七賢的灑脫不羈、玄學的興盛以及當時獨特的文化風貌系統地展現出來,讓讀者既能領略其風采,又能理解其對後世文化的深遠影響,這讓他頗費思量。他查閱了手頭所有關於魏晉的資料,甚至從一些野史雜記中尋找線索,試圖拼湊出一幅完整的魏晉文化圖。
林婉兮睡了一會兒,便悠悠轉醒,看到蘇御還在忙碌,心中滿是感動。她輕輕走到蘇御身邊,為他添了些燈油,柔聲道:“公子,您也歇會兒吧,莫要累壞了身子。”蘇御抬起頭,眼中滿是血絲,卻笑著說:“姑娘,我不覺得累,此刻心中滿是靈感,只想趁熱打鐵,將這書稿雕琢得更加完美。”
二人又繼續探討起來,林婉兮憑藉自己對書畫藝術的瞭解,建議蘇御在描述魏晉文化時,可以引入顧愷之的繪畫風格特點,從畫作中窺探當時的審美取向與社會風尚。蘇御聽後,拍手稱讚:“姑娘此計妙極!顧愷之的畫作線條流暢、神韻兼備,正能為咱們的文字注入鮮活的生命力。”
接著,他們又討論起書中關於宋朝文化的呈現。宋朝商業繁榮,市民文化興起,宋詞更是大放異彩。蘇御認為可以從東京汴梁的市井生活入手,描繪熱鬧的瓦肆、精彩的雜劇,以及文人墨客填詞唱和的場景,展現宋朝獨特的文化魅力。林婉兮補充道:“還可以穿插一些宋畫中的民俗場景,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讓讀者仿若置身其中,感受宋朝的煙火氣。”
就這樣,他們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完善著書稿的構思。隨著討論的深入,蘇御越發清晰地認識到,《墨韻千秋》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把火炬,要在這亂世中點燃人們對華夏文化的熱愛與堅守之情。
直至東方泛起魚肚白,蘇御才擱下手中筆,揉了揉酸澀的雙眼,望向沉睡的林婉兮,眼中滿是溫柔與堅定。他知道,這條創作之路荊棘密佈,但有林婉兮相伴,有心中的信念支撐,他們定能一步步向著曙光邁進,讓《墨韻千秋》驚豔問世。
蘇御輕輕喚醒林婉兮,二人簡單洗漱後,決定趁著清晨的寧靜,再次出門收集資料。他們深知,要完成這部承載著厚重歷史與希望的書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們毫不畏懼,攜手向著未知的知識寶藏進發,為了心中的文化傳承之夢,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