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你若在什麼場合張揚這件事,我就在什麼場合將你的譯文公開。你不外揚,我也不外揚。”

小范認為;這是企圖用譯稿質量堵住她的嘴。

那麼,譯稿的質量到底怎樣呢?老師說,那是“一團廢紙”。但當有關人員將譯稿作鑑定時發現:全書二十萬字,除十一頁為他人所加的外,其餘文字均出自小范和小劉的譯稿,修改的地方很少。他們的譯文質量達到了出版水平。

真正的譯者被剝奪了署名權,而老師的兒子的名字卻莫名其妙地印在書上,這豈不是咄咄怪事?老師對此解釋說:“之所以把兒子的化名署在書上,是因為兒子把書中的程式幾乎在計算機上調整了一遍。”

那麼,為什麼不署譯者的名字?

老師反問道:“老師怎麼能與學生一道署名?他們是我的學生,幫個忙有什麼?”

這種解釋真夠荒唐的。既然老子與兒子可以齊名,老師與學生為什麼就不能共享?看來不僅僅是等級觀念在作崇。不過,這種等級觀念仍然在被用來作為一種藉口。

老師欺負學生,大作者欺負小作者,強者欺負弱者,這在著作權上是常見的。

中國美術界一樁曲折離奇、引起轟動的著作權官司,是在兩位畫家與一幅名畫之間展開的。圍繞這幅名畫著作權的歸屬,雙方在法庭上幾番舌戰。

年輕畫家倪冰說:是我自己畫的。

老畫家李某也說:是我自己畫的。

這幅畫既不是合作作品,也不是仿造作品。這就是說,它肯定是兩位畫家中的一位所畫;也就是說,兩位畫家中必有一個是賊。

究竟雙方哪一個是賊呢?人們實在不情願去懷疑老畫家李某,因為無論是繪畫經歷還是藝術造詣,他都比倪冰名氣大得多。人們有理由懷疑倪冰,因為他年輕,名氣小,但是,他卻掌握著鐵一般的證據。

這件用絹布繪製的巨幅畫作價值百萬美元。無論其藝術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都值得兩個人到法庭上一搏。

倪冰:這幅畫是我自己獨立創作的。我給它起的名字是:《群仙祝壽圖》。我畫好後委託李某去裝裱代賣,誰想到……

李某:這幅畫叫《中華神聖圖》。它是我花十年時間苦心經營才創作出來的。

這樁官司的承辦人一開始不知如何鑑別。他面對的是兩個畫家,是兩個信誓旦旦的畫家,同時又是兩個名氣大小不同、資歷深淺不同的畫家。兩個畫家都能提供出有利於自己的證據以及不利於對方的相反證據。如何查證,是一件叫人費心的事。承辦人的查證首先從畫布的大小開始。

強者與弱者(4)

他把兩位畫家安排在不同地方,問同一個問題:作畫用的絹布有多長?

倪冰:長三十二米。

李某:(猶豫了半天)三十三點二五米。

承辦人量了量絹布。倪冰的回答分毫不差。李某看似說的具體,卻多說了一點二五米。

承辦人接著仔細觀察畫布,發現它是由兩塊絹布連線而成的,於是開始了第二項查證。

問:兩塊絹布,哪塊長,哪塊短?長的在前面;還是短在前面?

倪冰:短的在前面,長的在後面。短的十二米,長的二十米。

李某:長的在前面,短的在後面,長的十八米,短的十五點二五米。

承辦人聽了雙方的回答,對倪冰說:“你回答的很正確。”對李某說:“既然是你的畫,你應當說準確呀,怎麼總說錯呢!”

承辦人隨後走訪了一些美術鑑定專家。專家們講了一個情況:兩塊絹布中間連線的地方繪畫很不容易,畫家們畫到此處都很小心,以避免露出破綻,這需要有較深的繪畫功夫。畫家對連線處的繪畫內容應當印象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