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兮亦緊跟蘇御步伐,手中緊攥著包裹,心中默默祈禱能早日尋得安寧之所,繼續未竟的創作。

行至一處山林邊緣,見周圍相對安靜,蘇御尋了個隱蔽山洞,帶著林婉兮入內。山洞內陰暗潮溼,蘇御四處找尋乾柴,燃起篝火,驅散寒意。二人席地而坐,望著跳躍的火苗,思緒卻仍在《墨韻千秋》上。

蘇御從懷中掏出一本隨身攜帶的古籍殘卷,這是他在逃難途中偶然拾得,雖破損嚴重,但上面的文字仍有可取之處。他遞給林婉兮,說道:“姑娘,這是我近日所得,雖不完整,卻也有些許先秦典故,或可補充大綱內容。”

林婉兮接過,仔細翻閱,欣喜道:“公子運氣真好,這上面的記載頗為新穎,正可填補我們對先秦文化認知的一些空白。看來,只要留心,這亂世之中也不乏珍寶。”

蘇御微微點頭,眼中透著希望:“是啊,只要咱們不放棄,點滴積累,終能匯聚成河。待局勢穩定,咱們回書院修繕一番,便可安心創作。我相信,終有一日,《墨韻千秋》會呈現在世人面前,讓華夏文化的火種在這亂世中生生不息。”

林婉兮面露微笑,堅定道:“婉兮堅信如此。”此刻,在這簡陋山洞裡,二人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雖身處困境,卻因共同的信念與承諾,緊緊相依,無畏前行。

幾日後,局勢稍緩,蘇御和林婉兮決定踏上尋找地窖典籍之路。清晨,薄霧籠罩山林,二人沿著蜿蜒山路前行。蘇御手持一根簡易木棍,在前探路,不時撥開荊棘,林婉兮緊跟其後,目光警惕地觀察周邊動靜。

行至一處山坳,忽然聽聞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蘇御神色一變,低聲道:“怕是金兵,姑娘快躲起來!”他拉著林婉兮躲入旁邊灌木叢,心跳急劇加速。馬蹄聲越來越近,透過枝葉縫隙,看見一隊金兵耀武揚威地馳過,為首的金兵目光兇狠,腰間佩刀在日光下閃爍寒光。待金兵遠去,二人才鬆了口氣,繼續前行。

臨近城西,只見昔日繁華街道如今破敗不堪,房屋倒塌,殘垣斷壁間偶有難民蜷縮。林婉兮眼眶泛紅,輕聲道:“曾幾何時,這裡車水馬龍,如今卻成這般模樣。”蘇御拍了拍她肩膀,安慰道:“姑娘莫傷懷,待趕走金兵,必能重建家園。咱們快尋地窖,也好為恢復家園出份力。”

尋至林家舊址,林婉兮憑著記憶找到地窖入口,卻發現入口被雜物堵住。二人費力清理,蘇御雙手磨出鮮血,也未停下。終於開啟地窖,一股陳舊氣息撲面而來,藉著微光,看見裡面堆滿木箱。林婉兮激動開啟一箱,裡面正是珍貴典籍,還有些未曾現世的字畫。蘇御欣喜道:“姑娘,這下咱們寫書有底氣了!”

返程途中,為避金兵,二人繞路山林。天色漸暗,下起小雨,山路泥濘溼滑,林婉兮腳下一滑,險些摔倒,蘇御眼疾手快扶住她,關切道:“姑娘小心!”二人相互扶持,在雨夜艱難前行,心中卻因收穫典籍而欣慰。

回到山洞,他們不顧疲憊,立即翻閱典籍。蘇御發現一本詳述魏晉風度的古籍,書中對竹林七賢的記載細緻入微,還有諸多當時文人的趣聞軼事,正可豐富書稿內容。林婉兮看著一幅從未見過的古畫,畫中展現大唐長安上元節盛景,燈火輝煌、人群熙攘,為她的配圖提供新思路。

此後數日,二人在山洞潛心鑽研,將新得資料融入書稿。蘇御撰寫時,林婉兮在旁提點,遇到詩詞引用、意境描繪,二人反覆斟酌。有時為一個歷史細節爭論不休,各執一詞,最終查閱多方資料達成共識。他們深知,每一個字、每一幅畫都承載著文化希望,必須精益求精。

一日午後,陽光透進山洞,蘇御擱筆,望向林婉兮,微笑道:“姑娘,如今書稿愈發充實,照此進度,有望早日完稿。待問世,定讓世人知曉,亂世亦有堅守。”林婉兮點頭,眼中滿是憧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