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釋出會的熱潮尚未褪去,《墨韻千秋》的門生們便攜著剛剛問世的佳作,心懷忐忑又滿是期待,前往拜訪各位前輩。他們深知,前輩們猶如文化長河中的燈塔,在華夏文化傳承之路上照亮過無數黑暗,指引著前行方向,如今新作初成,唯有在前輩面前虛心求教,才能讓這部承載心血的作品走得更遠,讓文化火種燃得更旺。

踏入前輩們的居所,那古樸雅緻的環境仿若一個小型的文化博物館,隨處可見的古籍善本、名人字畫,件件散發著歷史的韻味,訴說著往昔歲月裡文化傳承的故事。門生們恭敬地呈上精心包裝的新書,雙手微微顫抖,眼中滿是虔誠與渴望,彷彿在獻上一份最珍貴的祭品。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眾人身上,映出一片肅穆而莊重的氛圍。

率先翻開新書的是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趙老,他目光透過老花鏡,緩緩落在書頁上,手指輕輕摩挲著紙張,從封面裝幀的質感,到內文排版的疏密,細細打量。良久,他微微點頭,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門生們見狀,緊張的心情稍稍放鬆,卻依舊屏氣斂息,等待著前輩的點評。趙老身著一襲深灰色長衫,滿頭銀髮梳理得一絲不苟,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那雙眼睛卻依然炯炯有神,透著對文化的無盡熱愛與洞察。

趙老抬眼,目光掃過一眾門生,聲音略帶沙啞卻中氣十足:“孩子們,能把書做到這份兒上,看得出是下了苦功夫。這封面,選色、繪圖、燙金,無一不彰顯古韻,與書名‘墨韻千秋’相得益彰,開篇的歷史溯源,資料詳實,脈絡清晰,仿若帶著老夫重回那些風雲變幻的歲月,不錯,著實不錯。”門生們聽聞,臉上綻出欣喜的笑容,連連稱謝,可還沒等笑容完全展開,趙老話鋒一轉,“不過,書中在某些歷史典故的解讀上,還可再深入些。就拿書中提及的‘赤壁之戰’來說,你們著重描述了戰役過程、戰術運用,這些固然重要,但對於當時三國鼎立格局形成背後的文化、經濟因素剖析尚淺。要知道,戰爭從來不是孤立的軍事行為,它與各方的政治體制、文化理念、經濟基礎緊密相連,若能深挖這些,讀者便能更全面地瞭解歷史全貌。赤壁之戰前,曹操統一北方後,推行的一系列屯田政策,不僅保障了軍糧供應,還促進了當地經濟復甦,使得北方文化得以繁榮發展,為其南征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孫劉聯軍這邊,江東地區憑藉長江天險,發展漁業、商業,富庶一方,當地世家大族對文化教育極為重視,文人墨客輩出,這種文化軟實力在凝聚人心、抵禦外敵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再者,蜀漢政權以‘興復漢室’為口號,這一文化旗幟吸引了眾多仁人志士追隨,背後蘊含的是儒家正統觀念的影響力。你們若能把這些深層次的因素融入書中,對赤壁之戰的闡述將會更加立體豐滿。”

門生們趕忙掏出筆記本,將趙老的教誨一字一句記下,頻頻點頭,眼神中滿是思索之色。接著,文學大家錢老接過話茬,他一直專注於書中的文學創作部分,此時合上書本,手指輕敲封面:“從文學角度看,你們的文筆有精進,敘事流暢,人物形象塑造也有幾分鮮活勁兒。像中篇小說裡那位守護文化典籍的老者,其堅毅、果敢又不失智慧的形象躍然紙上,能讓讀者心生敬意。”錢老身著一件中式對襟上衣,面容清瘦,眼神中透著文人的儒雅與犀利。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但在語言風格的統一上,還有些許瑕疵。部分散文篇章過於追求華麗辭藻堆砌,反倒沖淡了情感表達,文學之道,貴在真誠,辭藻應服務於情感,而非本末倒置。比如這篇描寫春日山林的散文,用了大量諸如‘奼紫嫣紅’‘繁花似錦’‘翠影搖曳’等詞,初看文采斐然,可多讀幾遍,卻感覺作者只是在炫技,讀者難以真切感受到作者置身山林時的那份喜悅、寧靜與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倒不如用些質樸而飽含深情的文字,像‘春日裡,步入山林,陽光透過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