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都指摘朕昏庸糊塗!”
李隆基終於耐不住怒火,摔了旁邊一個越窯瓷盅,隨即怒氣衝衝地說:“杜士儀和裴寬何在?宣他們進宮,朕倒要問問他們,一個負罪之人卻在隴右呼風喚雨,我大唐律法尊嚴何在?”
他這個天子的尊嚴體統何在?
高力士在心裡嘆了一口氣,他也知道安思順的離奇逃脫,也許別有內情,可眼下是追究這種東西的時候嗎?安祿山叛軍尚未平定,難不成還要再激得隴右兵馬也跟著來上一場叛亂?所幸眼下還有另一個訊息在,他只得不接這話茬,恭敬地說道:“陛下,安思順的案子,長安城中一直傳言說是別有內情。此前潼關敗兵潰退到長安時,因為擔心動搖軍心兼且混進奸細,裴大夫曾經將他們全都軟禁在一處。如今去甄別的時候,這才發現了……發現了哥舒大帥。”
“哥舒翰?他還有臉回來!”
李隆基這才終於勃然色變,他憤怒地重重捶床,大聲咆哮道,“朕何等信賴他,封他郡王,給他重兵,可他卻是如何回報朕的?敗軍之將,就應該斬首以儆效尤……咳咳咳!”
眼看李隆基竟是氣怒攻心,再次昏厥了過去,高力士慌忙令人去太醫署宣御醫,等看到眾人忙著搶救天子的時候,他也不禁捏了一把汗。即便他曾經被罷斥趕出了宮,儘管他曾經被丟在長安,可他並沒有什麼怨言,也決計不是故意想要看李隆基的洋相。可是,在迭遭大變之後,李隆基的心理承受能力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他實在是覺得又痛心又悲涼。
上報發現哥舒翰的不是別人,正是暫時兼知京兆少尹之職,親自甄別此次逃回來那些敗兵的宇文審。他是宇文融長子,從學於杜士儀,又高中進士,因為李林甫捏著鼻子的提拔而一路擢升,等到楊國忠成為宰相之後,他本來遭到了壓制,可卻因為此次守城有功而再次得到了裴寬器重。他在御史臺時就被譽為有治獄之能,所以這次做事自然格外仔細。畢竟,敗兵被扣留軟禁了這麼久,他不希望經自己的手放進一個奸細。
在這樣的甄別之下,原本孤身一人充作老卒的哥舒翰,便無處遁身了。如果是那些沒怎麼見過他的人也就罷了,可宇文審好歹也是御史臺中有名的御史,見哥舒翰的次數很多,但凡敗兵將卒,他都令人洗臉刮面再帶到面前,詳述來歷,供出保人,哥舒翰哪裡還藏得住?他此番一敗,再也不敢自詡為英雄,可心中最最痛惜的便是家奴左車為了救自己而死,被宇文審洞悉身份之後,便神情灰敗地請求速死。
可這樣大的事情,宇文審怎敢輕易決定?他生怕哥舒翰真的一個不好去撞牆或是其他,趕緊吩咐幾個身強力壯的護衛看著人,自己一面請人去通知杜士儀,一面緊急上書,隨即不敢馬虎,把剩下的敗兵全都一個個問了一遍,針對各人所知哥舒翰的情況,仔仔細細從各個角度統統問了一遍。
而杜士儀這一日趕去灞橋驛檢視渭河上郭子儀已經命人架設好的浮橋,直到傍晚方才趕回來。
“文申,虧得你仔細。”杜士儀一目十行掃完了宇文審記錄的所有這些筆錄,這才抬起頭說道,“這一功我給你記下了,且帶我去見哥舒翰。”
當來到臨時關押哥舒翰的屋子前頭時,宇文審親自推開門,見哥舒翰盤膝坐在居中的長榻上,一旁是自己安排的幾個隨從,他便低聲提醒道:“杜師,哥舒大帥一直都以武勇著稱,你問他時,留著這幾個人更為妥當。”
“不用了,哥舒大帥雖勇冠三軍,可還不至於在這種時候憑武勇制人。”
見杜士儀一副不容置疑的口吻,宇文審規勸不得,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