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民雖然時常捱餓,一旦多次打不到獵物或者採集不到食物,就有餓死的風險,但它們的生活相較於每天都要忙碌的農民來說,其實是很輕鬆的……

填飽了肚子就不再勞作,最多儲蓄好下一頓或者下下頓的食物,不去憂心田地裡作物的問題,也不必“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夏城卷的這樣厲害,領民之間甚至興起了攀比之風,不也照樣有人擺爛,學著楚源前世的三和大神過日子?這樣做的基本都是其他領主帶過來的部落民,他們就沒有儲蓄,也沒有努力的概念!

人活著不就好了,幹嘛要那麼拼命?

要不是楚源的領地上禁止乞討,說不定已經要有職業乞丐出現了……

甚至已經有被自己帶來的部落民丟臉丟大了的領主提議,要不要考慮出臺一個最低工作強度的問題,楚源表示沒必要,那些心思不在工作上的人,你就是強制他們去工作,他們也是在摸魚,效率低還是其次,別浪費了生產工具和資料,他們既然喜歡部落民時期的流浪生活,就讓他們去流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正好由古詩帶領的商隊,隔三差五就要離開華夏的領地,到外面去搜尋其他領主的領地,又或者是其他的部落民,從對方手裡交換一些楚源感興趣,或者是對華夏有用的物資,楚源也不強制要求對方加入自己,愛來不來,反正現在華夏不缺人,他雖然養得起更多的人,卻也沒有無腦擴張的意思。

就連楚源的華夏領地,都面臨著這種人口不好管理的問題,何況是那些小領主?

正常人如果不是生活壓力所迫,又或者是有更高的追求。

在能維持溫飽的情況下,誰願意將自己折騰的那麼累?

所以說能開啟奇觀建築專案的領主,大多都是牛人。

而更次的那一些領主,只能一邊恐懼,一邊又盼望著自己有個石雕像能落到自己手裡。

他們是那樣的普通,連個領地上部落民都難以統御,卻又是那樣的自信,相信自己心志堅定,絕不會被石雕像裡被封印的邪神汙染侵蝕,運氣不好的自不必多說,連個想走歪路的機會都沒有,運氣“太好”的人,卻是已經走在了做邪神傀儡的路上……

當然,在狂歡之下,也不是沒有理智人,意識到楚源提出來的職業法超凡之路,想要實現起來有多麼的困難。

經過華夏領地多名領主總結出來的“職業法”核心原理倒是簡單,就一句話:唯手熟爾。

說得簡單直白一點,就是將一件事情做到了極致,自然而然地就可以獲得一定的超凡之力。

比如說戰士,每天揮劍一萬下,說不定就能獲得某種與劍相關的技能;比如說射手,每天射箭一萬次,說不定就能像華夏領地那些“射擊lv1”的戰士那樣,百發百中,無往不利;比如說能工巧匠,只要積累了足夠多的學識和技巧,就能醍醐灌頂,得到冥冥中大智慧的灌注,從而領悟許多的相關資訊……

非戰鬥方面的lv1級別的技能對於個人的身體素質提升的其實很少。

相較於其他人,華夏領地的諸多非戰鬥方面lv1級別的領民經過諸多領主的多日觀察,最後得出結論。

他們在身體上的確比普通人要強健一些,但也強健的有限,反應在外,也就是更加健康一些,不太容易生病。

衰老的速度也會更慢,但壽命有沒有延長,這件事情還不太好說。

而有著戰鬥方面的lv1級別技能的領民,變化就相當明顯了,以楚源領地數量最多的“彈弓手”來說,他們大多身強體壯,尤其是兩條需要經常發射彈弓的胳膊,不光肌肉和骨骼密度被增強了許多——

這個主要是透過一系列的擊打與抗擊打測試計算出來的,甚至還增加了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