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62:慶典(第2/4頁)
章節報錯
習慣,甚至很多部落由於同一時期出生的孩子太多,以至於撫養到最後,甚至分不清孩子們的父母是誰,何況就算分清了,在沒有婚姻體系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非常多的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而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加入華夏領地之後,未必有組建家庭的意願,也不太想獨自一人撫養兒童,於是只能統統讓夏城的慈幼局進行統一撫養。
考慮到部落民的壽命問題,楚源在認真觀察和調研之後,將成年的年齡劃分的很鬆,原生領民十六歲認為是成年,而部落民十四歲即可認定為成年,後者的壽命雖遠不如前者,但身體成熟的速度的確比前者要快些,有些部落當中,甚至女子十歲即可成婚,生兒育女,瞧著那還沒自己大腿高的小姑娘,挺著一個快佔據她身體一半的大肚子,楚源實在是看不下去,於是除了已經生育的,之後所有進入華夏的部落民,未滿十四歲前都禁止婚育。
如果可以,楚源甚至想將年齡定得更高一些,未成熟的母體想要孕育出生命,簡直就是一場和上帝賭博的一換一,但部落民的壽命上限擺在那裡,而且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都有不繁衍就絕種的危機感,因此楚源對部落民的年齡限制較為寬鬆,不過他們在夏城生下的子女,會被預設為是原生領民,受到更高的婚育年齡限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夏城是嚴禁使用童工的,十六歲以下會被統統送進學校,和只接受了簡單的識字教育就會被送入工坊的成年人不同,他們往往會根據各自的年齡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那些離十六歲沒兩年的大孩子,大多會在接觸簡單的識字教育之後,開始學習那些由掌握著lv0級別技能的工坊工人們提供的專業基礎知識,相當於是專科教育了,基本上出來就包分配。
而年紀更小的孩子們,則要接受相當完整的教育,從語文到數學,再到天文地理……
總之只要是楚源能搞得到的,學校裡都會教,甚至還有諸如英語西班牙語之類的語言教學……
問就是提前為合區做準備,問就是萬一世界大融合了其他國家的人也來了呢?咱們要提前培養其外交人才啊!
楚源:“……”他覺得說這話的領主有騙他教師經費的嫌疑,但他找不到證據。
不過見他一人精通八國語言,除此之外別無所長,不做老師也實在是浪費了這一身天賦,乾脆也就由著他去了。
反正浪費那麼兩個學生在小語種上倒也不是非常心疼。
就像是他說的那樣,如果合區,如果真的有和外國人交流的可能,那麼這種以防萬一的準備,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年幼的孩童理著寸頭,看模樣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抱著比自己還高的大笤帚,認真地掃著街面上的落葉,這是一種用竹子的枝條做成的掃帚,做不了太精細的活計,清理這種大範圍的雜物卻是一把好手,就是太費力氣了一些,不過十來分鐘,在這涼爽的天氣裡,穿著一身不算厚實的綠色短袖的少年,額頭上已經冒出了細細密密的熱汗。
隨著不斷響起的吱呀聲,有人打著哈欠,從小樓裡走了出來,有人推開窗戶,伸了個大大的懶腰,他們都是要早起上工的工人,楚源雖不是什麼嚴苛的資本家,也從不搞那種就算沒工作你也得給我在辦公室裡坐著的騷操作,但這些對未來充滿奔頭的年輕人們卻從不敢放鬆,除了在工坊做學徒又或者是計件工作的人外,那些有著固定上班時間的領民,大多同時打著好幾份工,比如說在工廠上滿八個小時的班,就到地裡再做兩個小時的農活,又或者是去養殖場喂喂牛羊剷剷屎。
倒不是他們有著多麼大的生活壓力,恰恰相反,正因為他們沒有生活壓力,工作才會如此積極,因為他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叫人覺得有奔頭,尤其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