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

和夏城的二層小樓不同,糧城的領地店鋪,還是原來的那副模樣。

因為華夏的領地店鋪,在橘貓的操持下,又陸陸續續升級過幾次,如今出售的展品更多。

夏城小二層的領地店鋪還能闊氣地擺開,糧城的領地店鋪就只能擠擠挨挨地擺在一塊兒。

加之糧城的庇護所位置不太好,是在一處崖壁下面,因此糧城的領地店鋪,開的十分隱蔽。

但領地店鋪隱蔽,關我倒賣領地店鋪的人什麼事兒?

有機智的華夏領民,注意到那些在糧城做工,又領了錢的部落民們,對金錢並不在意。

因此乾脆用自己的錢在領地店鋪裡買了貨之後,出來擺攤,一開始大家膽子還很小,只敢將價格翻著倍的往外賣,到後來見錢來的這麼容易,膽子肥了起來,要不是米凡等人發現的及時,他們敢把泥巴賣出黃金的價!

楚源聽到此事時也很詫異,夏城也有商業萌芽,不過多是用一些自己製造的產品,相當於賣的只是手藝,而糧城這些居民,卻是實實在在的商業行為了,考慮到建立糧城的初衷,他沒有讓這些萌新商人們野蠻發展下去,讓米凡找個機會,好好給他們講解了一下什麼叫做無尖不商的道理——

,!

主要是別為了掙那點小錢,敗壞了糧城的聲譽。

然後就將他們打發了出去,用華夏廉價的工業製品,去收購周圍部落民們手中的特別產物。

可以是礦石,可以是食物,可以是特殊的植物,甚至可以是人——

不單單是部落民手中的奴隸。

窮到飯都吃不起的時候,他們也不介意將自己賣出去做奴隸。

只求能多活一天算一天。

蔣幹的部落民們就是這樣接觸到的華夏的資訊。

一開始只是挑著擔子,擔子裡放著一些針頭線腦,還有布料的遊商來討口水喝,順便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能交易的物品,他一身皮甲和頭盔,引起了部落民們極大的注意,還有那些精美的,絕非人力所能打造出來的器物……

越來越多的山民們願意走出自己熟悉的土地,前往糧城打工,去過遊商口中日日能吃飽飯的生活。

蔣幹部落最先前往糧城的是一個半大少年,他是那對被蔣幹佔為己有的母女的親人,作為蔣幹的便宜兒子+小舅子,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得到多少特別的對待,反倒是因為他的存在讓蔣幹看的很不順眼,動不動就要叫他姐姐“伏地魔”,說他母親“眼睛裡只看得到那個兒子”,少年不明白他對自己哪裡來的那麼大的怨氣,但也知道部落絕非自己久留之地,於是在遊商描述的美好生活當中,他勇敢地去追逐了自己的未來。

他被糧城的富饒所震撼,被糧城的美麗所吸引,完全止不住自己對華夏領民們在糧城幸福生活的羨慕。

更別提,有不少從夏城來的領民還向他炫耀,原來在更遠的地方,還有一個更強大更美麗的夏城!

米凡和楚定邦定下的入籍標準,說難也不難,他們給每個前來謀求工作的部落民們,都發了一個小冊子,上一天的工,就在上面籤一個名字,有的人並不珍惜,有的人卻是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心生對華夏領地的嚮往,夢想著做一個糧城的居民,對於後者,兩人會精心挑選出那些表現出眾的部落民,當眾獎勵入籍。

楚源在夏城為領民們準備的新手套裝,放在這個地方,簡直是無往不利地大殺器。

且不提那紮實的木盆和木桶,光是連著吃三天有肉的免費飯菜這個福利,就已經叫不知道多少人趨之若鶩。

去蔣幹部落門口搞宣傳的領主,帶上了那個少年,和曾經去過蔣幹部落的遊商。

他不把蔣幹整個部落的人都忽悠過來他跟著蔣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