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羅馬靠什麼崛起?(第2/3頁)
章節報錯
屬鎧甲,讓他們自己送去城市和鄉村的衛所,在那裡登記上自己的名字。因為從十六歲開始,無論男女,他們都將肩負起保護族群的責任。
每週的週六,全體不奴族成年男女都要在城外,進行披甲軍事操演,每個月分別練習一項,騎射,弓弩,戰陣和號令攻防。
你可以這麼認為,不奴族鋼鐵工業加上尚武的民族性格,六十萬不奴族中去掉老幼,有接近四十萬的披甲戰士。
而不奴族的軍事機構裡,他們的思路其實更為奇葩,他們記得三個戰區的半職業化軍隊其實是劈向敵人的斧頭,而真正的防禦可以依靠人民!
如果願意,不奴族三個戰區可以全員出動直接殺進敵人的腹地,他們是不奴族向外射出的箭矢。
而敵人要進攻不奴族的城市,還要面對每個城市至少四萬的披甲平民士兵和強大的城防系統。披甲戰鬥民,才是不奴族真正的盾。
你絕不要小看女人!不奴族的武器非常特別,他們的主戰武器是斧頭,你可以試一試,讓女人用斧頭砍一砍你,就算你穿了札甲,斧頭的重擊,一樣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更不要說,草原上的女子,她們長期從事體力勞動,那力氣可不是現代社會里面女子。她們每日要耕田,要牧馬,甚至要面對草原上的狼群,她們的一斧頭,是能活活劈死一頭狼的存在,我勸你不要去嘗試。
哈德良現在確實看到了黑海城,但他從未想過,不奴族是如此的難搞,自從他進入黑海西北的道路,不奴族的騎兵騷擾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這些不奴族的輕騎兵,上千人一個隊伍,隔著一百五十步就開始射箭,羅馬的步弓手都沒有這樣的射程,只能被動挨打。
而一旦羅馬大軍停止前進,開始結陣,並組裝弩炮。這群輕騎兵會立刻撤離,就像極其狡猾的狐狸,咬一口就跑。
因為這群不斷出現的弓騎兵,這條沿海的道路,哈德良軍團足足走了一個月零九天,讓他無比鬱悶。
在抵達黑海城外,哈德良召集六個羅馬軍團的軍團長開會,他問所有軍團長:“你們如何評價不奴族的軍事能力?”
中軍官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高於帕提亞,可以和羅馬軍隊抗衡。”
哈德良聽完,倒是並不惱火,他說道:“能夠正確的評估敵人,這讓我為你們驕傲。尊重敵人,就是尊重自己!但我想說,羅馬就是羅馬,我們的戰爭經驗,我們的國力,我們可以調動的戰爭資源都遠遠強於不奴族!”
哈德良指著地圖問道:“羅馬是靠什麼成為今天的羅馬?”
一個軍團長說道:“靠羅馬軍團”
另一個說道:“靠強大的海軍”
哈德良搖搖頭,然後他指著自己的頭
說道:“是靠腦袋!羅馬能成為這片大地的主人,靠的確實是勇武,但迦太基,希臘,馬其頓,本都,埃及,他們其實都不缺勇武,為何卻一個接一個亡於我羅馬的劍下?因為我們羅馬有腦子”
很明顯,下面各個軍團長到現在還,沒有聽明白,他們在討論究竟該如何用計謀拿下這座城。
可哈德良卻笑了,他的嘴角有著一絲微不可察的笑意。因為圖拉真給他的信件裡,讓他在黑海城給不奴族足夠的軍事壓力,等待他的命令。
他是圖拉真的養子,他了解羅馬的皇帝陛下,一旦圖拉真要求給予對手軍事壓力,那就代表圖拉真已經有了另外的手段。
陰謀!
是羅馬崛起的關鍵因素!
而,不是勇武!
哈德良在蠻族間成長,他了解蠻族,如果要比勇武,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人,高盧的凱爾特蠻族,北面的森林的日耳曼蠻族,西北面達契亞人和哥特人,曾經的馬其頓人,都比羅馬更為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