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魏徵道:“斛斯政的祖父斛斯椿,是原來北魏的大臣,在六鎮官兵大起義時,他依附於北魏的大軍閥爾朱榮,爾朱榮將六鎮官兵的起義鎮壓後,斛斯椿也跟爾朱榮的幾個子侄們稱兄道弟,好得象是能穿一條褲子。”
“後來爾朱榮因為功高震主,被北魏孝莊帝(也是他的女婿)誅殺(相當於漢獻帝殺了曹操),斛斯椿因為是爾朱榮的親信黨羽,先是逃到了南梁,投奔了梁武帝蕭衍,後來看到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為伯父報仇,引兵攻入洛陽,他也再次背棄了南梁,而改去投奔爾朱兆。”(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六章 郢州龍蛇
魏徵繼續說道:“爾朱兆雖然殺了孝莊帝,為爾朱榮報了仇,但自己也留下了弒君的惡名,北魏的各大實力派都開始討伐他,其中以在關東的高歡和關中的宇文泰為首,而直接起兵與爾朱兆對抗的,就是後來北齊的開國皇帝,以神武大帝的威名與宇文泰並稱與世的高歡。”
“爾朱兆不是高歡的對手,很快兵敗,而慣於見風使舵的斛斯椿再次翻臉無情,殺光了前一陣還跟他稱兄道弟的爾朱氏餘黨和私兵,向高歡投降。”
“高歡根本看不起斛斯椿這個小人,於是斛斯椿轉而投靠了高歡後來扶立的孝武帝元修,挑撥元修和高歡之間的君臣關係,鼓動元修象孝莊帝殺爾朱榮那樣地除掉高歡,可惜高歡不是爾朱榮,元修動手不成,反而被趕出了洛陽, 斛斯椿一起如喪家犬一樣地逃進了關中,投靠已經在那裡站住了腳的宇文泰。”
“此後的事情就是主公所熟知的了,高歡和宇文泰手裡各自有一個傀儡皇帝,北魏分裂成東西魏,到了他們的兒子時,乾脆把傀儡也廢了,分別建立了北周和北齊,那些是後話了。”
王世充點了點頭,道:“這個斛斯椿真是無恥之極,為人反覆,還一天到晚地挑事,斛斯政如果和他祖父一路貨色的話,就算他再有才,我們也不應該與之結交,我們做的可是滅九族的大事,給這小子賣了那可就太冤啦。”
魏徵點了點頭,道:“對了。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長孫晟將軍的曾祖父長孫稚。當年就是那個斛斯椿的死黨,還親自為他捕殺過爾朱氏的子侄和私兵,後來元修兵敗後跟著斛斯椿一起逃進了關中,歸順了宇文泰。”
王世充恍然大悟道:“原來長孫將軍有這樣的祖先,我原來一直只知道他的遠祖是北魏時的開國大將長孫嵩呢。”
魏徵笑道:“所以五胡亂華後,幾百年下來,這些胡人也都和我們漢人沒什麼區別了,當年的胡人長孫嵩。他的子孫長孫晟現在成了我朝消滅突厥的第一功臣。主公,你真的沒必要總是這樣強調華夷之防的,胡人如果能心向漢家,選擇我們漢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那就不用總把他們當成胡人防著。”
王世充擺了擺手,道:“這個問題以後再說,那斛斯椿後來如何了?”
魏徵道:“斛斯椿後來在西魏做到了大司馬,得以善終,他一共四個兒子,其中小兒子斛斯恢在我朝做到過散騎常侍。而斛斯政正是斛斯恢的兒子。今年有四十七歲了,他早年做過北周武帝的親衛。後來在我大隋滅陳時,以軍功升為儀同,當時他正好在楊素的帳下,楊素對他的才能非常欣賞。”
“主公,斛斯椿雖然算是胡人,但是其祖父斛斯椿在北魏的時候一直是做文官,其父親也並不掌兵,嚴格意義上並不是那種真正的關隴軍功貴族。關隴的那些胡將們看他象是山東的文人,而漢人的五姓七望更是不可能把他當自己人,於是斛斯家就處於這種兩頭不討好的尷尬位置。”
“到了斛斯政這輩時,他雖然也從過軍、打過仗,但還是以當文官為主,這也是他雖然才幹出眾,但多年來晉升緩慢,年近五旬才到了這個州長史位置的原因。”
“斛斯政這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