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風浪越大魚越大(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們要求選舉委員會立即徹查此事!”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員迪克·德賓,一位民主黨內的重量級人物,也加入了聲討的行列,“我們必須查清楚,蘇傑的資金來源是否合法,他的‘百萬計劃’是否違反了選舉法!如果他的行為構成了犯罪,我們必須將他繩之以法!”
“司法部門必須介入調查!”來自馬薩諸塞州的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一位以激進著稱的民主黨人,語出驚人道,“我們不能允許任何人凌駕於法律之上!蘇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民主黨議員們的輪番炮轟,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然而,這場“批鬥大會”的高潮,還是一位來自佛蒙特州的激進民主黨議員——伯尼·桑德斯的發言。這位以“社會主義者”自居的老牌政客,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蘇傑干預選舉,企圖透過金錢操縱選舉結果。
“蘇傑的行為,不僅違反了選舉法,更是對米國民主制度的嚴重威脅!”伯尼·桑德斯在法庭上慷慨陳詞,聲嘶力竭,“他用金錢收買人心,企圖將米國的總統選舉變成一場可以用金錢購買的商品!這是對民主精神的背叛!”
“我們必須阻止他!我們必須將他繩之以法!”伯尼·桑德斯的聲音在法庭上回蕩,“我要求法院判處蘇傑監禁,剝奪他的政治權利,以儆效尤!”
伯尼·桑德斯的起訴,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輿論場上炸開了鍋。各大媒體紛紛以頭版頭條報道了這一訊息,將蘇傑推向了風口浪尖。
“民主黨議員起訴蘇傑,‘百萬計劃’引發司法風暴!”——《紐約時報》的標題醒目而刺眼,配圖是伯尼·桑德斯在法庭上慷慨激昂的照片。
“蘇傑面臨牢獄之災?‘金錢政治’的邊界在哪裡?”——《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則更加深入,探討了蘇傑行為的法律邊界和道德爭議。
“賄選還是創舉?蘇傑的‘百萬計劃’引發全美大討論!”——《洛杉磯時報》的標題則相對中立,客觀地報道了各方的觀點和意見。
“金錢=選票?蘇傑的‘百萬計劃’是民主的倒退!”——cNN的標題則充滿了批判和質疑,配圖是蘇傑在集會上被抗議者包圍的照片。
一時間,蘇傑彷彿成了“全民公敵”,媒體的口誅筆伐,政敵的落井下石,民眾的質疑謾罵……各種壓力如同潮水般湧來,幾乎要將他淹沒。
網路上,關於蘇傑的爭論也愈演愈烈。
“這個蘇傑,簡直是無法無天!竟然敢用金錢收買選票,他以為米國是他家的嗎?”
“支援民主黨!支援伯尼·桑德斯!必須將蘇傑這個‘民主敗類’繩之以法!”
“金錢政治滾出米國!還我們一個乾淨的選舉!”
“蘇傑的行為,簡直是給民主抹黑!他應該被判刑!”
“樓上是水軍吧?蘇議員用自己的錢支援他看好的總統,這有什麼問題?川普當選對我們普通民眾有好處,你們這些精英當然害怕了!”
“就是!那些反對蘇議員的,都是拿了民主黨黑錢的!”
“支援蘇議員!支援川普!讓米國再次偉大!”
“這是一場平民與精英的戰爭!我們必須支援蘇議員,支援川普!”
……
支持者和反對者在網路上展開激烈的論戰,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蘇傑”的名字,也迅速登上了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榜,成為了全美最熱門的話題人物。
面對民主黨的猛烈攻擊和媒體的口誅筆伐,蘇傑的支持者們也行動起來,他們在網路上發起反擊,與民主黨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為蘇傑辯護,為川普吶喊。
“那些指責蘇議員的人,你們瞭解‘百萬計劃’的真相嗎?你們知道